“魔性”课堂巧析物理奥义 宋正怀

05.12.2019  17:41

图为宋正怀。朱其摄

  工匠名片

  姓 名:宋正怀

  性 别:男

  年 龄:52岁

  职 务: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物理教研组组长

  推荐理由:长期潜心教学,执着于精品物理课堂研究,独创“魔性”课堂,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曾获荣誉:靖江市名教师、泰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泰州市学科带头人、泰州市卓越教师培养对象、江苏省特级教师后备人才等。

  匠人之语:摒弃浮躁,从容踏实,将课堂做到“魔性化”精致

  走进他的课堂,你会经常听到和学生有这样的互动:

  “这位同学,知道这个问题怎么解答吗?

  “不知道……

  “知道我们为什么总是说‘不知道’吗?因为那是人类对所有问题的第一个标准答案!

  如果没有听过宋正怀的课,很难想象这是一堂物理课上的师生对话。他的物理课总是轻松游走在理性和感性之间,诗意而哲理地阐释着物理的内涵。学生眼中,他是笑容可亲的良师益友,是化繁为简的高手。课堂上,他“四两拨千斤”,以小实验为招,将深奥的物理知识巧妙拆解,让学生领会其中的奥义,而后融会贯通,沉淀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素养。

  自1991年走上工作岗位,宋正怀躬耕三尺讲台28个春秋,追求着一名“教师匠”的极致匠心。

  大学毕业后,宋正怀先进入孤山中学成为一名物理老师。课上,他是认真讲学的老师,幽默透彻地授课,让学生畅游于物理的世界,对科学产生无尽的向往。课后,他自己则成了一名孜孜以求的学生。宋正怀深知,教师的匠心是一颗不断锤炼教学技能、精进业务能力的极致之心。一有空,他就会蹬着自行车到城里的学校听名师讲课,当时的不少物理名师对这个年轻教师都印象深刻。为了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宋正怀积极投身教研,提高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先后有近30篇研究论文在核心期刊和省级以上期刊上发表和获奖。

  作为自然科学的研究基础,物理学科的知识浩如烟海,不得其门的学生常会感到晦涩难懂。如何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是宋正怀一直的探索。20多年的教学生涯,宋正怀不断摸索,不断总结,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创的课堂模式,并被很多学生称为“魔性”课堂。

  “魔性”首先在于宋正怀的课堂总有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魔力”,这样的魔力来自于宋正怀的精心设置。一堂课只有45分钟,宋正怀会拿出课堂最开始的5分钟,开设“物理小演讲”环节。学生们可以在这5分钟时间里“华山论剑”,简明扼要地阐述对物理的独特探究,你来我往间,碰撞出思辨的火花。考试结束后,宋正怀会为学生们特设“颁奖仪式”,向成绩优异的学生授予“物理学圣”“物理学霸”“物理学优”等称号,并颁发造型各异的奖杯,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魔性”还在于宋正怀用心展示的“魔术”实验。于宋正怀而言,教书育人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应让物理观念、思维成为学生的内在积淀,变成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趣味十足的小实验成为他展示物理教学的秘诀,每堂物理课,宋正怀总是想方设法利用手边的材料,设计一些易操作的物理实验,将物理知识具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吸收。电影《流浪地球》热映时,班里的学生搞不清影片中地球借助木星加速的原理,恰好物理讲到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宋正怀便因势利导,利用篮球和网球演示了“弹弓效应”。同学们发现,当两球以网球在上、篮球在下的方式叠加在一起时,两球接触地面后弹起的高度远大于下落的高度,这个实验结果瞬间激起了同学们的求知兴趣。宋正怀随即进行理论推导,脑海中有了实验现象的学生们听起来便不再觉得抽象难懂了。

  教师的匠心还是一颗关照学生的爱心。2014年元旦,宋正怀收到一封来自德国的信件。打开信封,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大大的笑脸。笑脸下方是一行娟秀的正楷字:“感谢您,我的老师,是您给了我飞翔的翅膀。如果有一天,我的翅膀变得更加结实,我绝不会忘记是您给了我营养。”寄信人是2008届高三的一名学生。当时,这名学生由外校转入,学习进度一时跟不上,而父母又长居南京,自己一个人寄宿在学校。宋正怀了解情况后,便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有时放学后还会把学生带回家中,一起吃饭聊天,让他感受家的温暖。在宋正怀的关心下,这名同学逐渐变得开朗,学业也取得了进步,并最终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步入理想的大学。这样的温暖关怀在宋正怀和学生之间一直持续着。学生们在教师节赠予他的贺卡上写道:“师道既存于宋氏”。

  鸳鸯绣出从教看,更把金针度与人。宋正怀担任省靖中物理教研组组长期间,带领全校物理教师,紧跟新课改要求,紧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探索更新更优的教学模式,优化更精细的教学手段。在分析教研组教师个体教育风格和教学改进空间的基础上,宋正怀通过“问题悬挂”“问题招标”等活动,广泛听取组内老师意见,提炼有价值的教研主题开展教研活动,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他的带领下,省靖中青年物理教师们迅速成长,先后有10余人次在省级优课评比中夺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