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魂·中国梦”主题乐章昨晚奏响新华传媒广场

29.08.2015  09:46

  南大交响乐团亮相新华传媒广场

 

  

  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新华日报社联合多家单位主办的“抗战志·民族魂”系列文化活动正如火如荼进行。作为本次活动的收官之作,昨晚,享有盛名的“南京大学交响乐团”首次走进新华日报社,奏响“黄河魂·中国梦”主题乐章,以气势磅礴、催人奋进的雄壮旋律,引领当今大众共同回望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彰显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不屈信念。

  南大学子组成的交响乐团奏响“黄河魂·中国梦”主旋律。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邵丹摄

  精品佳作勾起永不磨灭的记忆

  昨晚的音乐会,南京大学交响乐团倾情演奏了《第一交响序曲》、《海峡组曲》、《茉莉花》等经典曲目。另外,江苏省音协副主席、合唱联盟副主席、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有德乡先生作为本场特邀嘉宾,隆重献唱了著名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我像雪花天上来》《我的太阳》。青年钢琴演奏家陈霄弹奏主题曲《黄河钢琴协奏曲》。

  演出中,参演人员以澎湃的激情、豪迈的气势,演奏了一首首经典名曲。而现场观众更是在每曲结束之后报以阵阵热烈掌声,一首首歌曲,一段段旋律,都是青春与热血写就,也更是一代人永不磨灭的记忆。

  为了这场演出,还未结束暑期生活的南大交响乐团近60名学生和老师全部提前返校,不畏高温,为本次走进新华日报音乐会做艰苦集训排练,他们表示,在抗战胜利7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很荣幸能登上新华日报社的舞台和社会各界人士互动,乐团指挥吕晓一表示:“我们所有人很重视也很珍惜这首度合作的缘分。

  南大交响乐团高水准演奏广赢赞誉

  南京大学交响乐团成立于2000年,由时任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提议组建,成员来自南京大学文、理、工、法、商等不同专业,平均年龄19岁。成立以来,乐团精于建设、勤于练习,致力于打造优秀的音乐作品。2001年11月被江苏省教育厅命名为“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团交响乐团”,并曾先后与众多国内外著名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合作,目前已举办上百场专场音乐会,获得国内外专业人士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多年来,乐团为南京大学提升国际影响力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曾多次收到来自美、英、法、德、日、澳等国家的演出邀请。2004年8月收到维也纳市政府赴金色大厅演出的邀请。同年,乐团分别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国巴黎和德国图宾根大学举办音乐会。这也是国内高校学生交响乐团第一次赴欧洲进行访问演出。2005年应邀赴香港、台湾等地区巡回演出,获得广泛赞誉。2007年10月应德国政府邀请,在莱比锡著名的格万德豪斯音乐厅举办3场专场音乐会,音乐会返场次数高达10次。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2月和2012年2月,乐团两次参加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节展演获最高奖一等奖。2012年9-10月,乐团成员应香港青年爱乐乐团邀请赴欧洲参加比利时国际青年音乐节和荷兰国际音乐节比赛,均获得演奏第一名。

  用音乐表达对和平社会的美好向往

  著名指挥家吕晓一老师担任了昨晚演出的指挥,他还常年担任南京大学音乐艺术公共课教师,讲授《西方音乐史》、《西方音乐鉴赏》等课程,并开放乐团培训课堂,进行音乐实践教育。他尽职尽责传播高雅艺术。在每次交响乐演出现场,他都会在演出正式开始前从最基础的乐理、乐器知识,到高雅艺术的展示,从交响乐队的组成,到各个声部的配合,再到各种乐器的音色特征、情绪特征,进行详尽诙谐的讲解,并对每一首曲目进行精炼而专业的解读,以帮助现场观众聆听与欣赏。

  昨天的演出结束后,现场的观众们被磅礴大气的音乐所感染,有人表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真切地感受到了当年那些为反法西斯献身的战士们的英勇与顽强,令人感动并敬佩。这场音乐会上,用音乐表达了对反法西斯战士崇高的敬意,唱出了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纪念,唱响了对和平社会和美好未来的向往。 记者王慧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