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水利: 重塑“梦里水乡”

01.03.2016  11:02

  新华报业网讯 高邮市位于苏北里下河地区,傍依高邮湖,境内数十条河流纵横交错,川流不息,可谓傍水而生、依水而兴、因水而美。

  “十二五”期间,高邮市水利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人水和谐”的生态治理理念,立足民生、服务三农的水环境建设,让高邮的水真正净起来、活起来、美起来,重塑“梦里水乡”生态环境。

  生态治理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水生态的治理对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十二五”期间,高邮市水利部门依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系统健康、水环境优美和谐”的建设目标,全面治水。先后被列为省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

  高邮市地域环境特殊,水利设施多,涉水矛盾突出,为了生态治水,市水利局专门成立一支近40人的执法队伍,专业治水,维护水利设施、保护水资源、调处涉水矛盾、生态治水涉水。

  2015年,开发区某企业擅自凿井开采地下水,群众举报后,市水利局水政执法大队立即派人前往处理,该企业负责人先是避而不见,后又找人说情。执法人员多次对其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为维护相关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保护地下水资源,职能部门果断对该企业进行了封井,并扣押了相关设备。今年春节刚过,开发区等地的企业又利用节假日偷凿深井,执法人员接到举报立即进行了制止,扣押了有关设施,并对深井进行封填。

  不久前,有网民在“清风高邮”论坛举报文化宫路公园新村内有居民覆盖公园大沟突击建房。接到举报后,市水政监察大队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展开调查取证,与市相关部门、公园村通力协作,主动化解矛盾。行为人自行拆除了违建,按规定恢复了河道原状。

  据统计,过去的一年,高邮市水利局水政监察大队共开展巡查640次,出动巡查1688人次,涉企检查报备5件、查处答复举报48起,查处违法行为26起、立案4起,拆除违章建筑186.3平方米,清除违章占用1089.5平方米,封闭浅层水井37眼。

  据了解,近几年来,高邮市水利部门针对境内的重点水域,展开专门治理。先后对境内的头闸干渠城区段、新河、大小淖河及马饮塘支、大寨河、北澄子河城区段、老横泾河开发区段、市河上段等11条、总长15.78公里的城市河道进行了生态综合整治。同时,针对城河淤积实际情况,按照2-4年的周期对城区25条河道实施了轮浚,对19条河道由专业保洁队伍落实长效保洁措施。此外,还实施了金桥路以西北澄子河活水闸、大淖河引水闸及南水关闸上游切滩等一批活水工程,实现了东门大沟与南海子河、市河与新河、北澄子河与老横泾河等河道的水系贯通循环。

  活水被重新污染,一直是水利部门“头疼”的事情。对此,高邮市在不断加大节能减排控制力度的同时,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将污水进行集中处理。高邮市海潮污水处理厂厂长赵建军称:“城市污水处理是一项公益事业,为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每年市水利部门通过政策性收费和向上争取等途径,积极筹集落实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资金。去年共落实到位资金4900万元,全部专户储存,专款专用。

  赵建军称,为进一步提高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率,他们提出了“城市发展到哪里,污水管网就延伸到那里;河道整治到哪里,收集管网就建设到哪里”的目标。目前,海潮污水处理厂在先前建成厂外污水收集配套管网近90公里、污水提升泵站6座的基础上,又铺设新苑路、健民路等道路沿线污水管道8公里。

  走在高邮市北澄子河闸站“水梦廊桥”上,令人心旷神怡。其实这座“水梦廊桥”是实实在在的水利工程:装有12个流量的大型机组,7小时就能将城区北部河道水位降到正常水位,对城区防洪挡水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交通工程与景观工程,将开发区多个住宅小区与城区连成一片,使北澄子河风光带、盐河风光带合二为一,为附近居民提供了难得的亲水休闲场所,工程建成以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留影。

  高邮市的大小淖河综合整治,更是凝聚了政府以及水利部门的心血,他们配套建成了休闲广场、亭台水榭、绿化亮化等设施,功能进一步完善;去年一期工程整治,更是把南水关、王氏文化广场、说书场等水文化景点串成一线,二期工程还将修复瓮城、水部楼等沿线景点,实现休闲娱乐与水生态、水文化的相互包容。

  2016年春节后,走在东门大沟(下段)整治现场,施工人员介绍,为克服之前相关河道驳岸水泥衬砌不利于水生动植物生长的不足,水利部门让他们在衬砌河道驳岸墙时,全部采用了生态砖,砖与砖之间用橡胶栓扣件连接,为水生动植物休憩产卵和生根繁衍留下了空间。据市水利局城排处副主任吴春海介绍,东门大沟下段整治工程主要将河道南岸拓宽至8米,同时实施管道截污、绿化、亮化及休闲广场、景观桥、景观小品建设等,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市民休闲锻炼的又一新场所。

  在南海子河整治工程现场,同样可以看到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河道驳岸一律采用仿木桩材料,与周边盂城驿建筑群融为一体,既古色古香,又生态环保。

  菱塘回族乡结合河道疏浚整治,打造水文景观,彰显水文化特色,不断加大养水护水力度,落实了“五位一体”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实现了河道全面管护和生产生活废弃物达标处理,打造了“天蓝、水碧、路洁、林茂、村美、乡秀”的生态宜居环境,2015年初被省水利厅评为“水美乡镇”。

  根据《高邮市2016-2020年县乡河道轮浚规划》等相关规划,未来几年,该市还将投资3.24亿元,疏浚县乡级河道169条,河道疏浚总长度1114.9公里、山塘水面积1170.3亩,疏浚土方1246.0万立方米。对于即将完成竣工验收的中小河流重点县的河道工程,由乡镇负责绿化植被,开展水土保持,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奖补乡镇的高标准绿化植被。同时调整出台新的《高邮市农村环境“五位一体”长效管护办法》,要求水面无水花生杂物,河道无阻水设施(如鱼罾、鱼簖、暗坝等),同时积极推行“河长制”管护模式,分级落实河道的“河长”,明确行政首长为河道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条条城河,道道风景,让人赞不尽水乡风韵,享不尽城市湿地之美,一幅天蓝水清、地绿城靓的优美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立足民生

  2015年8月10日至11日,台风“苏迪罗”袭击高邮市,倾盆大雨,狂泻不止。尽管此次风雨系60年一遇的暴雨。但当地市民发现,大部分积水点1至2小时后便“雨止路干”,强暴雨天气给高邮城带来的影响微乎其微。市水利局局长周建峰介绍,此次强降雨之所以未给高邮市带来重大影响,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对该市防洪工程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得益于职能部门科学务实的应对机制。

  “遇雨则涝,遇涝则瘫”是当今城市的通病,也是数年前高邮城汛期的真实写照。为彻底改变此状况,将高邮城打造成“清水活水、不淹不涝”城市,服务于民生。水利部门从民生角度出发,累计投入近3.1亿元,先后完成北澄子河上段、大小淖河、马饮塘河等河道治理工程和城区北部洼地挡涝除涝工程,新建了大淖河泵站、新河泵站、万斤河泵站、东门大沟泵站、凤凰河泵站和北澄子河闸站等,新增排涝动力40个流量。去年以来,又实施了市河二期、东门大沟、南海子河、老横泾河上段等一批城区重点骨干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此外,还建成一批地下管网,从而形成了“防、泄、蓄、调”立体防洪工程体系,集排涝、活水、集污、景观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为城市居民创造了更多的生态福利。

  南海子河、老电讯器材厂附近、体育馆一带低洼地,以往大雨必涝,有时积水达40至50毫米,而且滞留数天,居民苦不堪言。市河工程实施后,这些地方的积水点彻底消除。

  据高邮市防办相关负责人邵天宝介绍,目前高邮市区的排涝动力约为每平方公里3个流量,“十三五”期间将达到每平方公里4.5个流量。今明两年,该市还将新建马饮塘河闸站,并对承志河、长生大沟、南澄子河上段、香沟河上段等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届时该市城区防洪防汛能力将驾驭百年一遇的汛情。

  “10日上午8时左右,台风‘苏迪罗’来袭,内河水位达177毫米时,我们果断关闭了琵琶洞、南水关、头闸干渠和水厂引水洞4个活水工程引水口,并提前启动大淖河泵站、新河泵站,以腾空内河水位,迎接更强降雨。果然,下午的雨越下越大,原先腾空的水位很快又回到原来状态,甚至超过原先水位。”市水利局城排处负责人介绍。当日下午5时许,内河水位已达2.1米,考虑到市气象部门将原先的蓝色暴雨预警提升到最高级别红色预警,水利部门又果断启动了万斤河泵站、东门大沟泵站、凤凰河泵站和北澄子河闸站。

  “以前一遇到稍降雨,我们就会接到许多市民的投诉电话,还有许多市民到水利局里上访;而去年60年一遇的台风暴雨狂泻不止,情况却大相径庭,雨后没有一起市民上访事件发生,只陆续接到数个市民的咨询电话。

  高邮市之所以能够在防汛抗旱方面占据制高点,这与该市完成境内多条中小河流治理,打通淤塞多年河道的“肠梗阻”有关。

  向阳河是高邮市湖西地区具有防洪、排涝、灌溉、航运等多功能的一条综合河道,总长25.4千米。长期以来,湖西地区一直受本地涝水和区域洪水的困扰,受灾较为严重。为此,市水利局积极向上争取,成功将向阳河整治工程列入到全国中小河流治理江苏省中小河流试点项目名录。该工程投资2391万元,是该市实施的第二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在河道疏浚、堤防加固的基础上,还实施了景观、绿化、靓化等项目,为最美乡村建设开了个好头。

  2013年,市水利部门又将横泾河纳入整治项目,并创造性地将其与河道确权管理相结合,得到了省水利部门的充分肯定。为此,水利部门投入近3000万元对河道进行全面疏浚,加固堤防,拆建、改建沿岸19座闸、站、洞、桥,并进行水土保持,全面恢复了该河道的引、排、灌、运输等功能,改善了周边环境,受到沿途老百姓的高度评价。

  高邮市水利局规计科科长周伟说,最近他们正在做《全国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实施方案》(2016-2020年)规划编制工作,将结合生态环境打造,进一步做好重点中小河流综合治理、重点区域河湖水系连通等项目的规划布局,想方设法将更多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挤进国家、省项目笼子,尽水利人最大的努力为老百姓做更多事实。

  “十二五”期间,高邮水利在涉及民生方面还实施了南水北调东线一期三阳河工程,水利部门先后组织实施了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里下河水源调整、血吸虫北移扩散防护、沿运闸洞漏水处理等工程,工程投资1.22亿元,目前已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另外切滩工程也是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工程还包括堤防加固、建筑物加固、防汛道路新建以及移民安置等工程,共加固运河西堤10.37千米,加固湖西大堤53.917千米;新建、拆建和维修加固建筑物12座;新建运河西堤4.5米宽防汛道路43.964千米、高邮湖控制线防汛道路4000米、湖西堤防防汛道路57.09千米等等。

  北澄子河治理,也是该市水利部门惠及民生的一大亮点。以前北澄子河上段老横泾河、元沟子河、钓鱼三组河、米河等河道常年淤塞不通,臭气冲天,两岸居民苦不堪言。

  如今,北澄子河上段区域被打造成“环境自然、生态天然、景观怡然、河道安然、百姓悠然”的美丽景象。工程完成后,位于区域内以及周边地区的福乐园、滨河花苑等住宅小区周边环境必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真正实现“碧水、岸绿、人美”的和谐局面。

  “十三五”期间,高邮市水利部门将继续围绕“水工程景观化,水环境生态”的治水理念,服务民生。

  服务三农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先有农田水利现代化。多年来,高邮市通过实施灌、排、挡、降等一系列水利民生工程,初步实现了“功能健全、科技领先”的农村水利现代化目标,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效率。

  灌区改造是高邮市农村水利建设一大特色。高邮灌区通过连续10年持续不断建设,累计投入2.02亿元,分9期11个批次对灌区配套工程进行进一步完善和续建,将节水增效与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改善农村生产交通相结合、与灌区管理改革相结合,建成了一大批灌得上、行得畅的“高速水路”,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农村河道疏浚工程的全面实施是该市农村水利建设的另一个特色。近年来,高邮市委、市政府全面推广以“农村河渠管护、农村道路管养、绿化植树养护、村级公共设施维护”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管护模式,水利部门以碧水工程建设为抓手,采取“全面清、重点疏、强势推、长效管”的工作举措,不断加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力度。作为扬州市唯一的国家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该市共规划实施9个项目区,规划疏浚整治69条县乡河道,总长度376千米,覆盖所有的乡镇、园区,截至目前,疏浚县乡村各级河道4295条,总长度5867千米,投入3.64亿元,使农村河道实现了从单一性保洁向农村环境综合管护转型,并被纳入各地新农村建设的考核内容。

  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该市农村水利建设服务三农的根本。该市境内大部分地区实施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目前高邮市是扬州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新增农资工程、中央财政追加农田水利工程以及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会同国土、农开、农业等涉农部门,通过整合资源,集中建设,联片整治,取得了农田整治的规模效益,累计建成农业节水控制面积30万亩。

  在支持三农上,高邮市水利部门除了灌溉区改造、农村河道疏浚、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还积极引导各地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通过农民自治组织对农田水利设施实行“自我管理”,同时为农户提供公平、优质、高效的灌排服务。

  通过近两年的运行,该市送桥、菱塘与三垛、甘垛4个乡镇的用水户协会充分发挥了用水主体职能,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会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三垛镇耿庭村用水户协会会长夏殿怀介绍,在项目区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村民们对工程质量和进度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该村四组新的固定灌溉泵站投入使用后,替代了原来的四条流动泵船,不仅节约了燃料费、人工费等,还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原来每亩提水费用达到100元,现在每亩提水成本仅为70元左右。此外,通过硬质化渠道的建设,不仅解决农田“最后一公里”,而且加快了水速、缩短了时间、减少了流失,提高水利用效率,达到了农业节水的目的。

  为增强社会各界的节约用水意识,高邮市一方面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节约用水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通过新设施、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让老百姓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效益。尤其是在水稻种植方面,市水利部门与农业部门通力合作,在试点区内大力推行浅湿调控灌溉技术,引导农民节约用水、科学种田。同时积极倡导“节水灌溉—控制排水—湿地削减”的协同模式,通过节水工程与管理措施相结合双重控制灌水量,减少农田排水量,延长灌溉水的滞留时间,既减少了灌溉用水量,又有效控减了农业面源污染物对水体的侵害。

  高邮市水改办负责人介绍,他们的“水价改革”方案,不仅减轻了农民负担,还促进了农民用水户协会经济合作组织高效运转,比如一位农户家有4亩粮田,额定用水指标700立方米/亩,根据市物价、水利部门出台的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区指导价格通知,水价为0.102元/立方米,其理论水费每亩为71.4元,而根据其水价承受能力和执行水价差额情况,如果过去每亩提水费用只需60元,则该户可享受精准补贴每亩11.4元,实际每亩只需支付60元水费。

  高邮市目前正在全力推进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县建设;国家级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省级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建设。目前,后两项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完成调查摸底和登记造册,正在进行工程产权发证和管护主体落实工作。其中,界首、三垛两个先行试点乡镇已经初步完成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录入工作。点击相关网页,辖区内相关河道、圩堤、闸站、水工建筑物等一览无余。

  高邮市水利局副局长顾宏介绍,国家和省水利部门之所以把多项改革试点项目和创建任务放在高邮,缘自该市独特的水域地理环境和长期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缘自高邮多年来形成的良好水利设施基础条件和管理经验,缘自高邮有一支经验丰富、勇于创新的水利建设队伍。

  本版撰文杨卫锋陆增来王姸琪潘瑞锴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