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夕,这些考生“都去哪了”

05.06.2017  21:41
  随着高考的临近,许多父母们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在有意或无意中给孩子施加了过多的压力,希望子女能够更加积极努力学习备考,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而当这些期望表现的过于迫切,不少考生就会出现一些考前心理问题。当这些问题,压力得不到有效纾解时,很多孩子会通过离家出走的方式来摆脱、逃避。近期,警方就接到了多起考生离家出走的警情。 警情一:考前碎碎念引发的离家出走 何先生女儿即将面临高考,因为从小学习都很努力认真,在班级中经常名列前茅,所以何先生对女儿的期望一直很高,但随着高考的临近,女儿感到压力越来越大,一遇到考试就万分紧张,越是怕考不好就越考不好,几次模考下来,成绩下滑严重,而此时,何先生似乎比女儿还紧张,不仅时刻念叨女儿考试排名,连每天送女儿上学的十几分钟也唠叨个没完,还多次找老师询问女儿在校情况,全方位无死角的将女儿监控起来。一日,老师发现何先生的女儿没来上学,联系何先生他也不知道女儿去哪了,报警后,鼓楼所民警通过监控发现,小何同学在父亲送她到校门口后并没有进学校,虽然通过监控最终找到了小何,但是这次的出走却成了何先生父女俩横亘在考前的一道阴影。 警情二:考前小纠纷引发的离家出走 向先生儿子也是考生,寒窗苦读多年,眼看高考临近,这是大多数人眼中决定命运的第一个转折点,向先生一家都很紧张。一天下班回到家,向先生发现儿子没有努力学习准备冲刺的样子,而是躺在床上玩手机。向先生当即就将其训了一顿,不料儿子却不示弱,说自己抽空调节下心情有什么错,还说他们做父母的一天到晚玩手机,凭什么来教育他。几句下来,争吵级别上升,小向摔门而出,一夜未归。第二天向先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报警求助寻找儿子。最终,在一个网吧找到了小向同学。 警情三:考前家暴引发的离家出走 张先生一直以来所信奉的就是狼爸式教育,对自己的孩子实施严格教育与严格管理,通过打骂强迫其走上其所认为的正道。一直以来这种教育方式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小张从小到大成绩始终在年级中名列前茅,但即使这样也仍不能使张先生感到满意,他认为自己的孩子就应当拿第一,拿不到第一就不行。眼看就要高考了,在二模考试中儿子拿到了年级第三的名次,回家后张先生对此非常不满,认为儿子没有尽力,又习惯性的对其进行打骂。结果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儿子离家出走。 警方提示: 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一是耽误了考试前的宝贵学习时间;二是极易沾染上某些社会不良风气;三是让自己的亲人担惊受怕,为找他们遭受心理、经济上的多重损失;四是由于安全防范意识差,独自在外期间易发生事故或不测,这些结局都是难以控制、预料的,尤其在高考前夕这个敏感时段,考生承担了更多的压力,此时,家长们应该用更加宽容细致的心态去关爱孩子,一旦发现孩子表现异常,不要采取过激行为激化,在家庭疏导的同时,可通过老师,同学进行辅助缓解;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给孩子的手机下载并隐藏定位软件,以防万一;一旦发生走失,立即报警寻求警方帮助,千万不要陷入失踪24小时才能报警的理解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