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985”“211”不存在废除 隐性就业歧视引争议

14.11.2014  09:08

龙虎网讯 国家已低调废除高校“985工程”、“211工程”,中国大学格局面临重新洗牌?最近,该传闻在网上热传。昨日,教育部最新回应称:不存在废除“211工程”、“985工程”的情况。

尽管传言已消,但作为名校标签的“985”、“211”再次引起关注。记者采访发现,值此就业季,这种得益于教育项目的头衔,也在就业市场上引起负面声音。

网传:有校长称“985”、“211”将废除

记者从相关报道发现,网上该则传闻多援引了中南大学校长在该校2014年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作为“取消论”的佐证。

据悉,中南大学是国家首批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这则发布在中南大学官方网站、根据录音整理的名为《张尧学校长在学校2014年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张尧学在谈到该校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前1%的学科太少的问题时,提出要重视ESI。“因为现在国家把‘985工程’、‘211工程’取消了,取消后是按几个要素综合考虑给学校分配绩效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学校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数目”。

教育部最新回应:不存在废除

针对网上日益发酵的传言,昨晚,教育部新闻办官方微博“微言教育”发布微博称,不存在废除“211工程”、“985工程”的情况。

微言教育”介绍,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国家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项目,有效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微言教育”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坚持中国特色,强调战略引领,突出绩效原则,鼓励改革创新,避免重复交叉,提高集成效益,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江苏有2所“985”、11所“211”高校

谈起高校,“985”、“211”这样的标签无疑是打上了名校烙印。究竟这个称呼从何而来?

据悉,“985工程”是我国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名称源自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讲话。最初入选“985工程”的高校有九所,被称九校联盟,截至2011年年末,“985工程”共有39所高校。

211工程”是国家“九五”计划期间(1996-2000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工程,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的系统改革工程。当时提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力争在21世纪初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据悉,共有包括北大、清华等在内的112所高校。

从统计来看,江苏的“985高校”有2所,分别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211高校”江苏则有11所,分别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郝也刘蓉

带来隐性就业歧视

争议

名校毕业高人一等

近年来,废除或保留“211”、“985”一直争议不断。一方认为,目前一些一本工程类院校教学水平还不如一些非工程类院校,但由于前者有“名校”、“重点校”标签,让其他非“名校”出身的优秀学生得不到公平机会。也有人表示,即使取消了这些头衔,但已经有根深蒂固的概念,未来仍然会选择传统“名校”就读。

事实上,尽管教育部门并未明确提到废除“211”、“985”头衔,但已有弱化概念的趋势。早在2011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曾表示,当前“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将不再新设这两个工程的学校。为了更加注重学科导向实施“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对非“985”学校中的特色和优势突出的学科给予支持。教育部曾强调,就业招聘活动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

去年年底,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也表示,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就业歧视现象,比如反映比较突出的非“985”、“211”高校不招,这些必须加以纠正。据法制晚报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