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能否开展 “非遗”专业教育?

25.02.2015  17:33

  中国江苏网2月25日讯 今年农历新年,我市流传千年的华山太平“泥叫叫”,在其传承人周宝康手中变幻出一只只萌羊造型的“羊叫叫”。面对同样的市场,创新的和陈旧的在一起,一个时尚,一个“老土”;一个工匠气、一个文艺范,高下立现。这种创造性地发展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很好地诠释着“非遗”的传承和保护,而关于“非遗”的传承以及“非遗”的教育,再一次激起了社会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包括“太平泥叫叫”在内,我市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丰富而优越的:目前列入国家级和省、市级非遗名录有70多项,保护责任单位60多家,国家级传承人7位。项目以白蛇传传说、董永传说、古琴艺术(梅庵琴派)、恒顺香醋酿造技艺、封酒传统酿造技艺,秦淮灯彩等为代表。

  近年来,业内开展的基地建设以及各类活动,表现出我市在“非遗”调研、保护和传承上的力度和广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去年命名市少年宫为“梅庵派古琴艺术青少年传承基地”。镇江的高校中,如今并不缺乏零星开展的特色乡土文化教育课程,“白蛇传传说”研究学者近来不时带着民俗专题,走进江大等高校校园开展学术讲座;江大海外教育学院还组织外籍留学生走进丹徒新区谷阳镇槐荫村,寻觅“董永传说”故事的发生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镇江高专,旅游系设有“镇江民俗旅游文化课题”,艺术设计系开设有民间美术研究,也正在走一条初步与“非遗”有关的道路。

  以本地高校李洁老师的观点,这些散在的、自发性的传承背后,主要还是局限于传统的、一般意义上的传承。这种传承偏重于技艺、技能的传习、继承和延续,以某种表演、表现的实践存在,或以实物、工艺品、工具等呈现,其传播的特点是线性的、单一的、平面的,经历时间长,而且其普及性受限。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公告实施指南,要求以适当的方式将“非遗”学习列入学校的正式课程,也就是把“非遗教育”作为实施推广的手段之一,这既体现在规模上,让学校有独设专业,又体现在规范上,以课程学习的方式,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依托学者和科研对传承项目和传人、技艺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形成学科优势。

  李洁认为,“非遗”传承与“非遗”教育是两个概念。严格来说,“非遗教育”是我市地方高校、省属高校在专业领域上需要填补的空白。“非遗”教育如果能够进入大学课程,可以看作是一种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新型传承和传播,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更多年轻人对“非遗”的认同感。同时,促进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力,这也是非遗保护的初衷和目的。

  此外,通过系统性地开展“非遗”教育,从知识、技能、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认知,理解研究和继承,再现或保存“非遗”文化场所,发扬其知识体系,甚至通过其影响,打造出独特的“非遗”教育品牌。在利用高校资源和本地文化资源结合的时候,也会更有利于“非遗”向着市场化、形成支柱产业的过程发展,或许能实现我市“非遗”文化优势向经济优势的突飞猛进。

  事实上,在“非遗”教育这一领域,徽州、温州这些城市先行一步,其教育机构主动搭台,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在非遗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开展职业技术上的教育方面,已初露“荷尖”。他们对于师资队伍的引进和培训,对于“非遗”教育方法和传承途径的研究上,实际上都值得我市地方高校、省属高校借鉴一二。如果把“非遗”传承创新的课程交到高校,借助那里一大批聪慧的青年,充盈的学习热情和非凡的创造力,一定会创造更多的“梦工厂”。(通讯员 张苏明 记者 石玉梅)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