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杂音噪音要善于“伐谋”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关系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成效,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日益激烈和复杂。当前,一些西方国家把我国发展壮大视为对资本主义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将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领域和对象放在我国高校和青年师生,而少数高校师生面对这种渗透敏感性不高,鉴别力不强。
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各种杂音噪音,高校应果断亮剑、敢抓敢管,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一是要做到守土有责。如果弱化意识形态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淡化和否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意义,放任非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甚至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就相当于将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拱手相送他人。在利益主体多元、社会思潮多样的大背景大格局下,面对不同的社会思潮相互批判,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碰撞,不少青年师生表现出茫然无措甚至盲目跟风。作为高校党委,必须辩证地把握好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积极应对非主流意识形态所带来的潜在威胁,对于错误社会思潮要旗帜鲜明地予以批驳,帮助青年师生明辨是非、决定立场、形成共识,从而更好地凸显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二是要做到守土负责。坚持科学研究无禁区、宣传工作与课题教学有纪律,对传播错误思想、自由倾向明显的教师,要予以严肃的批评教育,对拒不听从的要坚决予以解聘。针对各种思想势力抢占高校网络舆论新阵地、互联网成为高校意识形态舆论斗争主战场的现实,高校意识形态引领的重点也应实现战略转移,在大学师生思想动态的网络信息收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组建、主流意见领袖培育等方面,切实做到落细落小落实;三是要守土尽责。消除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各种杂音噪音,不能简单认为可“毕其功于一役”,要成功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标,没有“伐谋”之策,光有满腔热情,很难实现守土尽责。只有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作用,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予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不仅“管得了”,也一定会“管得好”,高校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就会得以全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