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强化“供给侧”意识

25.01.2016  09:55

  

  

  从2015年11月10日到18日,前后9天,中央四次提及“供给侧改革”。很快,“供给侧改革”这一概念便成为中国经济领域最火热的词汇。在昨天进行的政协江苏省十一届四次会议小组会议上,民盟江苏省委所在的会议室,委员们提到最频繁的词汇,便是“供给侧改革”。

  虽说“供给侧改革”,更多的是出现在经济领域,但作为教育界人士,并未置身事外。南京师范大学地科院副院长、民盟南师大委员会主委汤国安在谈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话题时,就强调“高校也应该加强‘供给侧’意识。”记者身在现场,之前也经常看“供给侧改革”的相关报道,但教育界提到这个词汇还是第一次,立即打起精神,认真记录。

  汤国安说,高校作为供给方,供给社会的主要产品是人才。“江苏省高等教育的发展虽处于全国前列,但江苏省在‘十三五’期间能够迈上新台阶,高校能否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保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一个现实的情况让汤国安很是不安,“近来,不同形式、类别的大学排名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干扰到高校发展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汤国安的话立即引起了与会委员的共鸣,毕竟在场的不少委员都来自于教育界,大家对高校当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境也很疑惑。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蔡飞很快接过话茬,他介绍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评价存在问题,优秀的教师宁愿多做课题和论文,也不愿意授课,使得客观的教育管理出现了问题,原因在于教师单纯授课无法满足其职业生涯的发展。

  “优秀教师宁愿多做课题和论文,也不愿意授课。”在省内很多高校,都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与会的一位女委员插话讲了一段她的感受,“多做课题,可以多争取经费;多些论文,可以尽快提升自己的职称。这些都是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事情,所以大家当然愿意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课题和论文上”。

  问题很多,疑惑也多,高校如何强化“供给侧”意识?汤国安认为,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的组织、讲授的模式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到“需求侧”的需要,也就是社会的需要。因此,要真正调整大学的发展定位,充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让大学教授能静心到教学第一线,特别是本科第一线从事人才培养工作,切实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水平,是当务之急!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仲永陈彦黄欢

原标题:

编辑: 吴宇鹏、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