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周新民党建工作室“扩容”

22.07.2015  13:44
    周新民党建工作室“扩容”了。7月20日,周新民党建工作室宣布,正式由高新区人才广场搬迁至马涧市民服务中心,由原工作场所的20多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70多平方米,并配备了2000多平方米的党员服务中心共享空间;同时,进行了周新民党建工作室党支部暨分站成立揭牌仪式,宣告周新民党建工作室党支部正式成立;在苏州科技城、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分别设立周新民党建工作室的分站。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副主任赵安华,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党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盛克勤,区领导戴军出席揭牌仪式。     周新民党建工作室创立于2013年7月,是全省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室。周新民在苏州西门子工作的10多年里,创造性地将党建工作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人才队伍建设、和谐企业创建、企业文化建设中,成功打造了“四个融入”的西门子党建品牌,开创了一条“外资企业党建和企业发展互促共荣”之路。     作为“省优秀党务工作者”,2012年周新民从西门子退休后,被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门“相中”,邀请他继续发挥余热,传经验、带队伍。“工作室”自成立以来,着力强化业务指导、活动组织、品牌培育、信息宣传“四大职能”,通过组建非公党建“智囊团”,开展“三访三问三讲”活动,开设“周新民党建课堂”,搭建“三微(微博、微信、微视频)党建”平台,助推高新区非公经济党建提档升级。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工作室”已走访高新区非公企业100多家,帮助企业培育党建品牌30多个,培训党务干部和党员4000余人次。此举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要求“放大工作室示范效应,培育一大批像周新民同志一样热爱党建工作、真心实意服务基层的党建工作志愿者”。     近年来,高新区坚持把加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作为促进区域非公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力求开拓创新,着力构建网格化管理格局,完善保障机制,提升信息化水平,推进 “三联三助”创新实践,促进党建工作和工会工作实现互促共进,较好地实现了非公党建科学化水平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升,达到了“组织覆盖,活动创新,作用加强”的目标。目前,全区已建非公经济基层党委(工委)13个、党总支30个、党支部1100多个,所辖非公经济党员近10000名。包括“周新民党建工作室”在内,高新区为非公党建搭建了 “一网一台一室”的服务平台,“一网”即苏州高新区非公经济党建网,“一台”即苏州高新区基层党建手机应用平台,是目前江苏省首个区级基层党建手机应用平台,“一室”即苏州高新区“周新民党建工作室”。     在昨天的揭牌仪式上,与会者观看了苏州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宣传片;周新民介绍了“工作室”的基本情况与做法。市委组织部、市委非公经济工委下发《通知》,号召全市各地各部门学习推广周新民党建工作室的经验做法,助推全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市委组织部、市委非公经济工委以故事的形式选编形成的《感知苏州非公党建——微故事、正能量》一书,也一并在仪式上发放。(夏燕燕)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