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小伙驾照卖分获刑15年” 南京交警辟谣

05.11.2014  17:46

  近日,微信朋友圈里一则“驾照卖分比卖肾更可怕”的消息传得很厉害,说的是一名小伙因卖了自己驾照的分,结果被卷入一起撞人致死的肇事逃逸案中,百口难辩下最终被判刑15年、罚款80万元。显然这是告诫驾车人不要买卖驾照分,但如此结局实在让人疑惑。那么,这是真相吗?南京交警昨日表示,处理事故,特别是致人死亡的事故,肯定要人证对应,核实每一道环节,所以微信传的是谣言。不过,警方也表示,买卖驾照分是违法行为,必须严惩。

   微信传言:小伙驾照卖分被判刑15年

  在微信朋友圈流传的消息是这样的:我有一个朋友叫王凯宁,是一名80后,因为看到街头“买分”小广告,就想自己的驾驶证下个月就要满一年了,第二年又会补回来的,就拿起电话打了过去,很快和对方见了面。最终以120元一分,卖了10分,获得1200元钱。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一个月后他被警察抓走,之后就上了法庭,被告肇事逃逸一死两重伤,就因为那天他卖的分是超速行驶,之后同一辆车撞人致死逃逸,而且是用他的驾驶证扣的分,也就意味着那天就是他开的车,所以百口难辩,最终被罚80.39万,判刑15年……

  “就算是卖分了,也不是真凶呀?怎么能如此呢?”看到这则消息后,网友纷纷议论。还有人列举了4点疑问:小伙子为何不证明当时不在现场?为何不调看监控?不是车主为何会承担全责?涉及死亡的事故,调查这么简单?

   漏洞百出:撞人致死车祸肯定会锁定驾驶人

  “从结果来看,当时处理的超速行为应该没有达到50%,不然就是记12分了,需要走一般程序,要做笔录的。”一位交警告诉记者,像这种肇事逃逸且致人死亡的事故,属于重点侦破对象,不仅是要找到车辆,还要锁定驾车人。“如果事发后找到了小王,即当时拿驾照处理违法行为的人,就意味着肇事车牌号已确定。”交警说,这时,肇事车的行车轨迹就会非常清楚,沿途高清探头也能轻易锁定驾车人,事发的相关细节必须对应。所以,这是一则漏洞百出的谣言。

  对此,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的唐迎鸾律师也觉得很荒唐,“什么叫百口难辩,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唐迎鸾说,从公安机关侦查,到检察院起诉,最后到法院审查,必须有一系列证据链。而且,小王也有自行辩解、陈述和聘请律师辩护的权利,他完全有事发时不在场的证明。

   相关链接

   对付卖分行为,交警有办法

   数据库、监控和证人证言防卖分

  “现在确实存在记分‘黄牛’,通过卖分来谋利。”交管人士表示,公安部已出台规定,要求建立一个“重点人员监控数据库”,对在一年内同一驾驶人为非本人所有的3辆以上不同号牌机动车,或者3名以上的驾驶人(不包含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为同一号牌机动车接受违法行为处理的,将列入涉嫌代替接受处理的重点人员名单,暂停其违法处理业务,并对其行为进行调查。

  该人士说,目前南京周边高速和市区安装了一些高清探头,完全能拍摄清楚司机的面貌特征。所以,涉及到需要记分的违法行为处理时,可通过辨认证据图片、图像或当事人书面陈述和签字确认、询问当事人、收集证人证言、审查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等方式确定驾驶人,固定证据后对驾驶人依法处罚。像渣土车、黄牌货车基本是固定驾驶人,一旦产生违法需要记分,根本无法找人买分。

   对卖分“黄牛”,如何处罚?

   目前仅是治安处罚 交警认为应严惩

  可是,现有法律中并没有明确提出买分卖分的具体处罚规定。据介绍,查处到此类违法行为,是按照提供虚假证言,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来处理。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可能面临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但是,多名一线交警表示,对于买分卖分,仅仅治安处罚还不够,这种违法行为必须严惩,“可以提高违法与失信的惩处成本,一旦发现,即注销驾照,若干年内禁止申请。

  可是,现有法律中并没有明确提出买分卖分的具体处罚规定。据介绍,查处到此类违法行为,是按照提供虚假证言,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来处理。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可能面临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但是,多名一线交警表示,对于买分卖分,仅仅治安处罚还不够,这种违法行为必须严惩,“可以提高违法与失信的惩处成本,一旦发现,即注销驾照,若干年内禁止申请。”(郭一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