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盖的启示

09.03.2015  17:25

  

  

  ◎

  □马晓途

  据媒体报道,今年春节期间,有多达约45万中国游客赴日本旅游购物,消费近60亿元人民币。短短几天内,中国消费者清空了日本一些商店的货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电饭煲、电动马桶盖以及一种名曰“一目惚”的大米。有意思的是,购买者后来发现,最抢手的马桶盖其实产自中国杭州下沙,而“一目惚”大米很象中国盘锦产的“一目惚”,盘锦农经委也证实,确曾以订单方式为日本种植过“一目惚”大米……

  面对这种到国外抢购国内产品的现象,有评论者直接质问:“谁最脸红?”其实,笔者以为尽管面皮薄的中国人容易脸红和尴尬,但也不必太认真,因为人们总是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消费品。至于一些愿意“炫富”而从不脸红的“土豪”,或是钱多任性,但更多地是想享受高品质的消费。因为事情很明显,目前国人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档次正在提高,很多“中国制造”己不能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加之很多中国制造的出口产品在国内未必能买到,就是能买到也未必是国外的那个价。据媒体报道,国内买一个相同的电动马桶盖大约是日本价格的两倍,而“一目惚”大米则高达数倍,还没有销售,这就难怪一些人们要借旅游去国外抢购了。

  如果从这个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我们就会发现,该脸红和尴尬的应当是谁,而且应当明白向什么方向努力。但一些国内的评论者往往简单地从国人劣根性的角度去分析和评论,好像这是令中国人丢尽了脸的事。

  在这方面,虽然有些西方媒体经常有唱衰中国的评论,但也有的评论者比我们国内的一些评论者看的清楚。如美国福布斯网《如何才能受益于中国的超级消费者》的文章称:“中国消费者对全球产品及服务的需求,正改变各国企业的经商方式。”另一篇题为《为何中国消费者飞往日本购买马桶盖》的评论则说:“尽管十分有趣,但中国消费者购买日本马桶盖并不出人意科,因为日本工程师发明了这种产品。”该评论还说:“这似乎有两个原因。首先,中国商品在日本的售价比中国便宜,但价格不是主要考虑因素。其次,我认为中国人相信,日本零售商和中国零售商不同,只会出售高标准产品。”该评论的结论是:“中国制造业在质量链上向上移动的速度并不像预期的那么快。因比,出境游正演变成奔着日用品而去的定期购物之旅”。

  即便面对此类现象我们真的有点儿脸红和尴尬,但也应当冷静地思考一下问题的根子到底在哪儿?我们一些经济学家不是经常强调要提振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吗?为什么这些消费者却要到国外抢购呢?这恐怕与中国的制造业在整体上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有关,再一个是与全社会的商业销售的诚信度标准度不高、个别厂家和商家为赚钱不惜制假售假、漫天开价分不开。

  由此,我们就会明白,我们应当向哪个方面改革和使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