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溧水马占寺反“扫荡”战斗遗迹 肉搏日军战掩护主力

05.07.2015  10:22

龙虎网讯 “马占寺反‘扫荡’战斗,是新四军1941年重返溧水,恢复抗日根据地后的第一仗。”6月22日,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和3名小记者一起,在《溧水白马镇志》主编王大成的带领下,寻访马占寺反“扫荡”战斗遗迹。

清晨激战,打退敌人两次强攻

马占寺座落在东庐山脉南端的马占坳,寺周围群山环抱,林木幽深,尤其一大片竹子,个个挺拔秀丽。

据《溧水县志》记载,马占寺始建于宋咸淳十年(即1274年),明永乐年间还进行了修缮。如今的马占寺重新修建于2013年,原来的寺庙在反“扫荡”战斗中早已被日军烧毁。

1941年10月,新四军十六旅四十六团奉命重返溧水,恢复和建设溧水抗日根据地。11月份,四十六团进驻马占寺一带。日军把再度进入溧水地区的新四军视为心腹之患。11月24日深夜,日军300余人在伪军的配合下,从溧水县城、洪蓝埠等据点出发,准备对四十六团进行“扫荡”。25日凌晨,日伪军从汤家庄、张家山两地分别向马占寺所在地中马山合围。

我家就在汤家庄,那一年我才1岁多。”王大成告诉小记者们,后来他的父母经常提起那晚的战斗,“天还没亮,山上和山下就打起来了,村里面家家户户都把门窗关得死死的。

原来敌军摸黑上山时,被设在中马山山顶的新四军军事哨所及时发现。四十六团团部很快部署好兵力,做好了迎敌准备。清晨5点多钟,在密集的炮火掩护下,日军发动了强攻。新四军战士居高临下,用手榴弹、机枪、步枪向敌军开火,敌军的攻势被遏制并败退到山脚下。

日军不甘心失败,重新组织兵力猛攻,坚守哨所阵地的四十六团二营四连沉着迎击,经过一个多小时激战,再次粉碎日军的强攻,守住了中马山的山头阵地。

松林里展开肉搏战,成功摆脱日军

主力部队安全转移后,四连奉命撤出了中马山阵地。日军登上中马山山顶,然后进入马占寺。“日军把寺庙里里外外都搜了一遍,结果什么都没找到,竟然一把火将马占寺全部烧毁。”王大成说。

日军发现新四军向东撤走了,立即集结兵力追击到张子山,企图切断新四军的后路。四十六团一营一连迅速抢占张子山,一营三连抢占小张子山,共同拦击敌军,掩护主力部队继续转移。

没想到,一连指战员刚刚抵达张子山山顶,就与日军短兵相接。一连战士们先是投了一排又一排手榴弹击退日军攻势,接着又在松林里与日军展开肉搏战。战士们最终挫败敌军,为全团主力部队转移赢得了时间。一营一连、三连完成阻击任务后,也顺利撤离。

当地小学师生为牺牲烈士立碑

马占寺反“扫荡”战斗,新四军以少数兵力,居险坚守,奋力反击,经过两个多小时激战,击退了敌人偷袭、强攻、拦击等多次进攻,打死打伤日军30多人,粉碎了日军企图在溧水地区歼灭或者赶走苏南新四军主力的阴谋。

马占寺反“扫荡”战斗的胜利,新四军也付出了10名战士牺牲的代价。其中,在中马山哨所守卫战中,四连指导员郭启超和三排两名副班长壮烈牺牲。当地老百姓把他们安葬在距马占寺几十米外的竹林里。

我在离马占寺不远的上洋小学当老师的时候,每年清明节都会带着学生来这里缅怀革命先烈。”王大成告诉记者,1995年清明节,他带着上洋小学部分师生为郭启超等3名烈士立了一块纪念碑,上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字。前几年,3名烈士的后代从苏北赶来,把烈士的遗骸带回了故乡。如今,惟有纪念碑依然矗立在先烈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小记者感言

早就听爷爷、奶奶说过,白马是革命老区,是抗日的战场。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创造了和平、美好的环境,让我们能学知识、长才能、成栋梁,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 ——白马中学初二(5)班 黄佩琳

我们要向那些为国捐躯、英勇牺牲的新四军战士学习,长大后能为国家建设作一份贡献。最后,我想对英勇牺牲的新四军战士们说:我为你们的精神感到自豪!我以你们为荣! ——白马中学初二(1)班 解凡

听老师讲解完这里发生的抗战故事,我们面对纪念碑深深地鞠了一躬。此时我们的心情是沉重的,前人抛头颅、洒热血,击倭寇、卫祖国,我们也应勿忘国耻,牢记历史,为祖国崛起而努力。 ——白马中学初二(1)班 鄢家鹏

来源:金陵晚报  编辑:张璐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