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香港特区政府中策组面纱:政策研究“钱袋子”
香港特区政府总部一景。 本报记者 王 尧摄
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的邵善波(前右二)等专家正在开会讨论。 资料图片
在香港特区最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中,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提出把美食车引入香港的设想。小小美食车,政策涉及法律、卫生、交通、市政、安全等多部门,其目的是扶贫,还是展现本地传统?
一个特别机构——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简称中策组)邀请顾问来讨论。顾问们各抒己见,有人关心是否要发牌照,牌照能否转让?有人认为美食车应交给“社会企业”,不能成为赚钱工具……中策组把所有意见汇总整理,以备制定政策时参考。
从尚未定案的美食车政策到“贫困线”、低收入家庭津贴……港府多项重要政策的出台过程中,都有中策组的身影。
汇集社会不同阶层的立场观点,供决策参考
一听到中央政策组5个字,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与中央政府有关,其实此“中央”非彼“中央”。中策组的负责人叫首席顾问,现任首席顾问邵善波介绍,中策组在港英统治时期已经设立,名字沿袭英国政府的类似机构,英文是Central Policy Unit(中央政策小组),简称CPU。过去服务于港督,现在服务于香港政府总部的这个“中央”,而非国家的中央政府。
中策组是香港特区政府的组成部分,其工作包括:从事政策研究、编写每年的施政报告、了解分析社情民意、担任粤港发展策略研究小组工作以及为策略发展委员会提供秘书处支援。中策组架构精简灵活,编制包括首席顾问、副首席顾问、顾问等全职核心人员及支援的工作人员。首席顾问、顾问和研究人员以合约方式聘用,背景各异。此外,还有近30名来自不同界别的特邀顾问,他们各有职业,接受中策组咨询。
邵善波现年65岁,是资深公共政策研究专家,曾任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裁,并先后在哈佛大学及清华大学深造。中策组还有3位全职顾问,既有社科学者,又有不同领域的专家。全职顾问李德强是一位资深的城市规划专才,拥有超过37年任职多个政府部门的丰富经验;王卓祺教授是资深的社会和公共政策专家;高静芝女士拥有超过28年掌管公营及私营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和发展的经验。
根据中策组今年7月公布的名单,特邀顾问有26人。其中既有来自高校的教授,如岭南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及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广,也有财经界翘楚,如恒生银行执行董事兼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主管冯孝忠、港交所内地业务发展高级副总裁许正宇,还有政界人士,如区议员周浩鼎,可谓“五湖四海、各行各业”。
邵善波介绍,中策组有事时可能天天到,没事情则不开会。特邀顾问没有薪水,仅有象征性的“车马费”补贴交通开支,但做顾问是一种荣誉,仍然有很多人希望加入。
独立于政府各部门,推动跨部门政策实施
香港上班族梁先生对刚买的电动小轿车非常满意,免首次购置税,牌照费远低于汽车,充电免费……唯一让他感到不便的,是充电桩太少。
中策组完成于今年3月的一项研究,可能给梁先生这样的电动车主带来福音。中策组分析认为,香港地方小、车程短,冬天气温也不低于电池工作温度,紧邻的内地是电动车全球最大研发者和使用者之一,有发展电动车的优势。若香港发展电动车,可有效改善香港的空气质量,又可协助内地电动汽车产业“走出去”,更可推动本地产业多元化。中策组的研究报告指出,香港目前的快速充电站,仅可应付最低要求。当遇上交通拥堵、充电站不能运作,驾驶者便无法及时充电。“因此,为纾缓驾驶者的里程焦虑,应考虑扩展现有快速充电网络。”
这份长达50多页的报告最末是致谢名单,环境局、运输及房屋局、警务处、政府物流服务署、机电工程署等一一在列。它们有的负责环境政策,有的负责道路交通,有的负责牌照发放,有的负责政府车辆采购,有的负责充电桩规划安装。
像电动车政策一样,中策组涉足的政策,很多是跨部门的。中策组独立于政府各政策局,首席顾问和局长平级。“单一部门制定政策,一定会考虑部门的困难,如果影响到行业利益,他们很难推动。”邵善波解释。跨部门政策的出台,是各部门沟通讨论的过程,最后由特首拍板,也需要政务司和财政司的支持。
中策组还经常在民意调查方面与各政府部门合作。中策组直接聘用独立民意调查公司,利用随机抽样的统计学办法,了解社会上对一些热门议题的看法。政府部门需要时会找到中策组做某些专门政策的调查。王卓祺说,政府决策总是基于一揽子因素考虑,民意虽然重要,但不会决定一切。中策组做民调,最重要的是用可知的社会科学方法,做到概念及方法都过关。
“我们不是简单的研究机关,所以与内地的社科院不同,我们也不是一个执行机关,与内地的发改委也不一样,很难用内地的一个机关去比较。”对于中策组的职能,邵善波认为用“智囊”形容比较适合。“我们是政府的参谋、智囊,内部的智囊。”
每年一次“笔杆子”,组织撰写特首施政报告
今年1月,梁振英在立法会宣读了主题为《重法治、掌机遇、作抉择》的施政报告。这是特首发表的每年一度的重要文件,具体负责统筹撰写的是中策组和特首办。
邵善波介绍,中策组与内地政府的政研室不同。“政研室是写材料的,也搞研究,但更重要的是写东西。有些政府首长的讲话,可能请我们起草,不过这不是我们主要的工作。”中策组工作的一个重头戏,就是准备一年一度的行政长官施政报告。邵善波说,现任行政长官梁振英很愿意自己写东西,但施政报告的起草、组织工作仍是中策组的一个重要工作。中策组已经开始着手准备2016年的施政报告。“我们要求12个政策局先提出有何要干的,让特首搜罗一次,然后再跟进整理,分出轻重缓急,特首再组织讨论会跟进,最终拍板决定。我们也提出一些比较重大的政策,给行政长官考虑。”行政长官的施政报告,可以说是对市民下一个工作年度的承诺。起草过程,就是政策制定过程,要决定哪个干,哪个不干,定了就要干。
网络舆情也是中策组关注的重点。有一组人马专门盯着网络,网上热炒什么,有什么说法,每天都有报告。记者采访邵善波时,网络上正热烈讨论是否遣返非法居留香港的内地儿童“怀仔”。邵善波介绍,关于此事网上各方的观点,都会写入报告。“我们只观察,不参与,不发言评论。”此外,报纸、电视上关注的公共政策议题,有何不同说法,中策组也会每个星期整理一次,提供给主要官员看。
政策研究“钱袋子”,资助政府当前急需的研究
7月21日,中策组公布了2015至2016年度公共政策研究资助计划第二轮拨款申请的审批结果。中策组共处理23份申请,涉及拨款总额约1400万元。评审由16名具丰富经验学者组成的独立评审委员会负责,主要考虑申请的研究质量及推动政策发展的需要。评审设有利益申报机制,确保公平公正。评审后,中策组根据委员会建议,决定资助8项研究计划,拨款总额为340多万元。
获资助的项目涵盖多个公共政策研究范畴,包括土地供应和房屋市场、贫穷与不平等、人口老化、管治与行政、人口政策、新移民与少数族裔、社会创新与社会企业,以及经济发展等。今年5月12日,中策组曾经发出“英雄帖”——宣布公共政策研究资助计划推出“一带一路”为新增的建议研究范畴,欢迎有兴趣及合资格的人士提出申请。
邵善波介绍,中策组手上每年有3000万研究资助资金。政府经常面对崭新的课题,需要研究者做出迅速回应。现在中策组每三个月提一次新课题,有兴趣的学者可按课题主题,提一些具体的研究方案、方法,经过专家评核后,中策组再决定是否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