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新区档案馆抢救保护东乡最美雕花门楼砖雕

25.09.2015  17:37

近日,镇江新区档案馆接收一批被盗古建筑文物进馆,此举在我市尚属首次。

新区档案馆获悉新区公安分局大路派出所有几块追回的被盗古建筑文物后,向区分管领导报告并提出保管保护建议,在新区公安分局的支持和文物主管部门的监督下,大路派出所将这些砖雕、石刻移交给新区档案馆保存。

被盗的大理石石刻匾额和砖雕,是大路镇宗张村张豹文老宅雕花门楼的组成部分。张氏老宅是清末建筑,距今有100多年历史,是我区的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初,张氏老宅雕花门楼上的三层雕花被盗卖。大路派出所成功侦破此案,追回了张氏门楼上大理石匾额和五块砖雕,经鉴定,大理石匾额为一般文物,五块砖雕为三级文物。

据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成员、民间文物保护志愿者马阿林介绍说,张豹文老宅的雕花门楼被盗前是整个镇江地区最美、保存最完好的一座雕花门楼,文革时期门楼上的雕花用黄泥糊上,才得以保护。《大路镇志》记载,张豹文老宅门楼雕花分为三层,上层为五块磨砖深雕,中央一块砖雕为“天官赐福”,两边为“喜鹊登梅”、“凤穿牡丹”、“鸳鸯戏荷”、“凤凰戏菊”等图案;中层为大理石阴刻楷书“瑞霭盈门”四个大字,四周饰以图案;下层浅雕为“福禄寿”三星和蝙蝠等。被盗的是上层五块砖雕和中层大理石石刻,追回的五块砖雕完好无损,但遗憾的是盗窃者用錾子硬凿剥离大理石石刻匾额时跌落断成了三块,下层的“福禄寿”三星和蝙蝠浅雕在盗窃中被损毁。

此次古建筑文物的收集进馆,是馆藏档案载体范畴的一次延伸,是树立大档案概念的一次实践,对我们研究、保护东乡文化遗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瑞蔼盈门

                      砖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