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风采:南通附院急诊科“超人”黄中伟

11.05.2015  10:14

   黄中伟正在通大附院急诊ICU查房。 记者 顾强摄

   他带领团队年抢救病人1万余人次,创造了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8%的奇迹——

  中国江苏网5月10日讯:急诊科是医院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重症病人多、病种杂、病情危急,家属的情绪最为不安。这里,医护人员工作的每一刻都是战斗,而通大附院急诊科主任黄中伟和他所率领的白衣天使队伍创造了年就诊人数超过28万人次、年抢救病人1万余人次,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到98%的奇迹。

  7日上午,黄中伟习惯性地提前十几分钟赶到医院,在急诊一楼抢救室转一圈再到办公室。7点45分,他已穿好白大褂,戴好帽子、口罩,和其他医生一起开始查房。5位ICU患者,33位住院病人,每一位病人都要详细询问病情和治疗方案,不知不觉一圈转下来已经快10点。他对记者说,“急、危重”是急诊科患者的共同特点,可每当把危重病人抢救过来,每当症状不明显的患者被抽丝剥茧查出病因,那种成就感难以言喻。难以统计黄中伟每天要走多少路,他开玩笑说,家人都不愿意跟他散步,因为他走路速度太快。

  上个月,84岁的丁奶奶突然昏迷,被送到一家医院抢救后,确诊为心源性休克,生命危在旦夕。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家属将老人送到通大附院急诊科,黄中伟凭借过硬的技术,硬是把老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有一次,一名病人在急诊输液室输液时感觉胸闷,常规检查没有发现病因,黄中伟判断,病人应该不是心理作用,经反复检查,他发现病人神经末梢比较迟钝,最终确诊病人患的是格林巴利综合征。

  2002年,黄中伟受命担任急诊科主任。次年,通大附院急诊中心成立,黄中伟成为危重病人救治的“顶梁柱”。黄中伟为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通大附院年急诊人次从2003年的11万人增至了28万人,危重病人年抢救数从2335人到10000人。急诊团队从一个仅有8个固定医生的小科室,发展成为拥有50余名医生和108名护士的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

  黄中伟一直说,自己赶上了急诊学科发展最快的好时候。新急诊中心成立时,黄中伟等人自加压力、勇敢提出“医生要围着病人转”的急诊抢救模式,包括从120救护车上主动接病人、多科医生集中在抢救室处置危重病人,再到陪送危重病人送检送入院。事实证明,“医生围着病人转”让抢救更靠前,联动更迅速,救治更高效。这一急诊抢救新模式,先后被多家医院采用,惠及千万危重病人。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