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额存单首发通城响应度远逊国债 门槛太高银行不宣传

16.06.2015  12:48

  中国江苏网6月16日讯 昨天,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浦发、中信、招行、兴业银行9家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核心成员,共同发行首批大额存单。从发行首日情况来看,市民对这种全新产品缺乏了解,银行也缺乏强劲的促销动力,通城首批大额存单发行追捧者寥寥无几。

  6月2日,央行制定的《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公布并施行。大额存单是指由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面向非金融机构投资人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记账式大额存款凭证,是银行存款类金融产品,属一般性存款,不过利息比定期存款高,流动性也更好。

  昨天,首批大额存单在9家银行正式亮相,市民无需预约就可以直接通过柜台、网银等办理。其中面向个人的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为30万元,机构投资人认购的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为1000万元。各银行基本是在同期存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了30%至40%,差别不大,其中1年期大额存单年化利率多数制定为3.15%。

  据工商银行南通分行、中国银行南通分行反馈,昨天大额存单对个人发行量均在300多万元。一位不愿具名的经理表示,从规模上来说,这个量与国债发行首日动辄几千万的规模相比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从利率水平和收益状况来看,大额存单不如国债,更不如理财产品,缺乏吸引力。上次降息后,各家银行虽然都调低了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但长期限品种的收益率最低也在5%左右。与此同时,据多家银行反馈,昨天机构投资人认购大额存单情况也是差强人意,有一家大行甚至反映,由于上周对一些公司客户营销时都被告知无此需求,昨天该行大额存单机构投资人认购额为零。

  银行人士认为,大额存单发行首日遇冷,一方面是因为这种产品对个人和机构投资人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是宣传不到位造成的。多数银行在发行前都未主动进行宣传,发行首日多数银行网点内也看不到相关的产品说明和购买提示。事实上,大额存单与定存、国债、理财产品等相比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比如它可以提前支取,流动性更好,还可以质押。如果不是全额支取,未提部分还可以按定期利率结算。当然,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是门槛太高,30万的最低认购额度将大部分投资者挡在了门外。

  记者朱丛笑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