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技工顾景星发明椰肉粉碎机远销海外

02.12.2014  10:51

 

 

 

 

 

图为顾景星正在检验产品。盛义摄

 

斜桥镇斜桥村有一位远近闻名的民间发明家,他叫顾景星。只有高中学历的他利用业余时间研发机械设备,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他自主研发的椰子加工设备已从粉碎、干燥到分离形成了体系,不仅受到海南省的春光、南国等多家知名椰企青睐,还有不少国外椰企负责人慕名前来订货。

 

 200平米作坊频接海外订单

 

昨天,记者来到了位于斜桥镇斜桥村顾景星的工厂。顾景星的工厂就是一个机械加工作坊,两间半平房,总面积仅200余平方米。受场地限制,部分加工设备就摆放在外面的院子里。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作坊,今年已接到了10多个来自海外的订单。

 

作坊内,五六位员工正在忙碌着,他们有的在打磨、有的在测量。当记者问谁是顾景星时,一名手里抓着游标卡尺,正在进行测量的中年男子抬起了头,他说,“我就是”。这位戴着黑框眼镜、穿着件深色外套的工人就是顾景星。了解了记者的来意后,顾景星领着记者来到了作坊内的一件小隔间,内有几张桌子、一台半旧的电脑、大量的书籍以及日常用品,这就是他的办公室。顾景星告诉记者,这台电脑是他用来维护网站和查看资料的。“我们所接的海外订单大部分都是通过网络寻来的。”顾景星笑着说。

 

场地有限,加上订单接连不断,基本上订单来了就生产,设备装配完毕后就发货,因此顾景星的厂房内并没有样机。“10月份,有个美国顾客来我这想看设备,厂里没有样机,我只能同他去海南椰企实地查看。看了之后,美国客户当场订了一套。”顾景星自豪地说。顾景星打开公司网站给记者观摩。记者看到,顾景星目前生产的产品主要有椰肉粉碎机、椰蓉干燥机、椰子压榨机/榨汁机、椰子清洗机等加工设备。

 

自主研发获国家专利

 

一名高中毕业生研发成果获得国家专利,顾景星用行动诠释了“勤奋”的真谛。

 

顾景星今年53岁。上世纪80年代,他在原斜桥伞厂当机修工,由于平日十分勤奋,被厂领导看重举荐参加当时的全县机械培训班。从那以后,顾景星便开始痴迷机械设计与制造。在自主创业从事个体油脂加工后,他仍然没有放弃机械设计。当时,人造奶油国产生产设备落后,顾景星决定自己设计制造。他阅读了相关技术书,根据书中介绍的国外人造奶油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制造理念,制造出了一套人造奶油自动化生产设备,镇江、天津、上海等地的四家食品加工企业纷纷前来购买。

 

1995年,顾景星应邀去海南为一家食品生产企业制造奶油自动化生产设备。在当时,海南的椰食品加工主要还是依靠人工。该企业负责人觉得顾景星有发明天赋,便与其商议,出资让他制造一台椰蓉干燥机。这一提议激发了顾景星的兴趣,回靖后,他苦心研发,经过多次失败后,于1997年研制出了椰蓉干燥机,并受到了企业的好评。从此,顾景星开始与椰子结缘,专业生产椰企的配套设备。

 

2005年,顾景星发现海南椰子产区的加工场地全部都用木制钉盘式的粉碎机,在椰肉粉碎过程中,工人需要在旁边用手将翻滚着的椰肉往钉齿上按压,两个工人一个小时只能粉碎2000个椰子。顾景星的发明激情再次被激活,在加工厂与工人一起工作,了解其工作原理。后来,他花费一年多时间,研制了椰肉粉碎机,并一举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目前海南的春光、南国等著名椰产品企业都使用顾景星制造的设备。

 

拒绝高薪聘请 只为恋家

 

自从顾景星发明的椰肉粉碎机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后,设备销量明显上升,印尼、菲律宾、越南等国家椰子产区的椰企纷纷通过我国经销商向顾景星订货。

 

其实与销售产品相比,顾景星更愿意花更多的精力用于研发上,很长一段时间,他把赚来的钱都花在了研发新品上。这些年来,顾景星潜心于椰子加工设备的发明创造,长期卧病在床的妻子,自己也没能好好照顾,而家人给他的却是理解和支持。近年来,他又自主研制了椰子压榨机/榨汁机、椰子清洗机,并改进了椰肉粉碎机,目前已形成椰产品加工的设备体系。

 

在与各大椰企打交道的过程中,顾景星受到客户们一致好评。曾经有很多海南的企业想高薪聘请他,都被他拒绝了。有一位海南省文昌市的企业老总,承诺为他买房子、帮他办厂,最终他考虑了半个月后,还是婉拒了。“主要是舍不得离开家。”顾景星说。

 

随着订单的不断增加,现在企业的资金状况逐步好了起来,顾景星正在寻找合适的厂房、准备扩大生产规模,让更多的椰企能够用上自己生产的椰子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