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为,舜天光伏回归贸易主业

15.06.2015  12:18

太阳能电站

  新华报业网讯 在欧美“双反”壁垒打压下,中国光伏企业在最近几年遭遇了产业“寒冬”,一大批企业应声倒下,其中不乏尚德等曾经的行业巨头。在这波“寒潮”中,江苏舜天光伏(下称舜天光伏)也未能幸免。痛定思痛,经过谨慎的权衡,江苏舜天国际集团机械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决策层决定暂时关闭光伏组件生产线,公司的主要精力回归到进出口贸易主业。

  遭遇欧美“双反”壁垒国内光伏行业加速“洗牌

  光伏对政策的依赖性较强,特别是在对外出口中,一旦该国家的政策有调整,企业就很被动。数据显示,自欧盟、美国宣布对华光伏“双反”以来,仅在2011-2012年间,中国光伏企业的数量就急剧下降,由262家锐减至112家,过半企业早早退出了光伏行业。

  “双反”壁垒下的“寒冬”,对中国光伏产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一个全行业反思和调整的机遇。面对困境,光伏企业除了要实现全球化的采购、生产、研发等运营策略外,也要尽快强化国内市场;同时要更加注重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这两个方面做得都比较好的光伏制造企业,才有可能度过“寒冬”。

  “事实也确实如此,通过近两年的‘洗牌’,一些科研能力强、创新思维好的企业逐渐在行业中脱颖而出,产业资源也越发集中,光伏产品的价格也在不断下降。”江苏舜天国际集团机械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海宁告诉记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原本就属于中小型光伏企业的舜天光伏在研发、产能上难比大企业,因此在市场竞争中也显得越发吃力。

  记者了解到,作为传统的外贸型企业,舜天光伏的主要目标市场在欧美,但自从2012年欧盟“双反”事件发生之后,舜天光伏的海外业务遭遇了很多国内光伏企业都遇到的难题,“原本成本就不具优势,加上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出口做得越多,亏损也就越多。”高海宁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