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江苏第一 盐城年中答卷给你惊喜

27.07.2015  11:34

  中国江苏网7月27日讯(记者程光陈婷)“公共自行车站点越来越密集,走到哪儿都好停,还能锻炼身体。”家住紫薇花园的周勋骑公共自行车从单位回到小区,只要10多分钟。盐城市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建设是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记者从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中心了解到,目前市区共办出45755张公共自行车卡,运营以来日均借车量12726次。近年来,盐城主动顺应新常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惠民支出明显增加,市民更多享受到经济中高速增长释放的民生红利。

  日前,半年经济运行统计数据的新鲜出炉,盐城交出了一份既在意料之中又带来颇多惊喜的答卷: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盐城经济逆势上扬,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3.5%,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0.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8.4%。21项主要经济指标中16项增速居江苏前三,10项增幅全省第一,11项总量苏北第一。

  “从三次产业运行来看,我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总体呈现‘农业运行平稳、工业难中有进、服务业发展向好’的运行态势。”市统计局负责同志报出一组组令人振奋的年中数据:全市夏粮总产量达269.4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1.1万亩,增量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增幅逐月上升,上半年增长12.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23.4亿元,增长11.4%;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44.9亿元,增长12.6%,服务业税收167.9亿元,增长18.9%。

  此外,盐城对外贸易逆势上扬,全方位对外开放成效显现。上半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2.3亿美元,增长18.4%,其中出口总额27.0亿美元,增长39.6%。进出口、出口增幅继续位列全省第一,其中出口增幅连续5个月、进出口增幅连续4个月均位居全省第一。

  盐城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按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全市各地积极搭建平台,激活市场、搞活主体。统计部门数字显示:上半年共新增市场主体4.8万户,增长24%。民营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19亿元,增长12.2%,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2%。民间投资达1209亿元,增长28.5%,占全部投资的82.7%,对投资增长贡献率达90%。

  民生投入方面,盐城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81元,同比增长9.4%,增幅江苏第一,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基本保持同步,农民收入增速继续高于城镇居民。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教育、水利、社保等涉及民生方面的支出达46.8亿元,占一般公共支出的72%,增长27.9%,增幅高于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4个百分点。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