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电影《韩国钧》:抗战剧不能满足于“打打杀杀”

26.08.2015  10:39

  新华报业网讯 由江苏省档案局、江苏有线华博在线传媒有限公司和星瑞影业公司联合打造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电影《韩国钧》近日拍摄完成,相关专家、学者昨天聚焦这部电影,对这部尊重抗战历史、挖掘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如今一些抗战剧只满足于“打打杀杀”的倾向表示忧虑。

  韩国钧(1857年—1942年),江苏海安人,上世纪20年代曾任江苏省长。电影《韩国钧》讲述了抗战期间,83岁的韩国钧出面呼吁江北各界团结一心,共同抗日的故事。韩国钧与各界名流多有信函往来,并十分注意保存,亲题为《朋僚函札》,现存原件57册收藏于省档案馆,电影《韩国钧》剧组从中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汲取了丰厚的历史营养。

  从电影《韩国钧》说开去,研讨会上,当下流行的抗战神剧成为与会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江苏星瑞影业公司总裁印星林说,如今,很多人一拍抗战剧就是打打杀杀,从头到尾血流成河,你杀我,我杀你,令人眼花缭乱,宣扬的只是仇恨和暴力,却看不到一种抗战精神。对此,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深有同感:“一些抗日神剧实在不忍卒看,不但情节雷同,而且主题偏颇,其实是歪曲了抗战历史。”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王卫星说,一些抗日神剧实在让人看不下去,只是满足了部分人狭隘的民族主义心理,8年抗战是艰苦卓绝的,如今却成为一些人随意编造的对象,这实在是对不起抗战先烈,对不起这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

  江苏省档案馆研究馆员朱子文说,《韩国钧》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一方面是因为坚持了正确的历史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充分利用了大量档案资料,“因此,拍抗日剧,挖掘档案资料非常重要,抗战历史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记载,应该充分利用起来,而不能胡编乱造。”对此,江苏省党史研究会研究员张衡认为,纪念抗战历史,以丰富史料为依据的文献记录片应该是一个重要方向,“这可以引导观众重新回归历史,反思历史,从而自觉抵制抗日神剧。”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李良玉说,我们一定要公正对待历史,因为死人无法站出来跟你争辩,“因而,反映历史,评价历史,一定要公平。”李良玉强调,“抗战剧应该更加突出‘国家’概念,而不要局限于某种派别之中,要真正体现民族大义。

  与会专家一致强调,拍摄抗战剧,尊重历史、提炼精神非常重要,“一方面要呈现艰苦卓绝而又纷纭复杂的抗战历史,另一方面要提炼一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本报记者贾梦雨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