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再造生命力 南京多样化传承有新意

29.02.2016  11:38

  用蚕丝作原料,用刷子把绒刷通顺,再用铜丝勾条、剪刀打尖、锉子制作,短短10秒钟左右,在非遗传承人赵树宪手中,一片栩栩如生的淡蓝色花瓣已初具雏形。相传绒花始于唐朝,谐音“荣华”,南京民间的喜庆日子普遍有用绒花做装饰的习俗。

  2007年1月,绒花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南京历史文脉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据统计,目前南京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45项,传承人222人,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8人、省级38人、市级176人,共计222人。

  62岁的赵树宪是目前南京唯一从事绒花制作技术的艺人,他制作的绒花色彩艳丽,样式新颖,让人爱不释手。不过与绒花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赵树宪近些年也遇到了烦恼——招不到弟子,与他有同样烦恼的还有其他的非遗传承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让老手艺后继有人,近年来南京市文广新局通过建立传承人体系、建设重点项目保护基地、数字化保护试点等一系列举措,力求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熠熠生辉。据了解,年底前南京还将出台相关法规,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传承人:搞了一辈子的老手艺收不到徒弟

  从19岁学徒开始,赵树宪与南京绒花已结缘近43年,现在他的工作室名为“绒花坊”,位于南京甘家大院南捕厅十九号,这里白墙灰瓦,灯笼高挂,游人纷纷。20平米的绒花坊被布置得整洁有序:靠墙的橱窗内都是各式各样绒花展示品,屋中三张放满工具的木桌则是他的工作台。工作台上仅专为制作绒花的剪刀就有十多把,这些剪刀形状各异,有打尖用的、剪铁丝铜丝的,不同的工序需要使用不同型号的剪刀。赵树宪说,光是剪刀的用法他就跟师父学了很久。

  在赵树宪的记忆里,南京绒花鼎盛时期曾远销欧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每年为国家创汇30多万美元。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掌握绒花这门技艺的老艺人逐渐消亡,赵树宪说有段时间他也不干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次普查后,在政府重视下,绒花制作这门技艺开始重新焕发生机,赵树宪也开始四处寻徒。他说,为了让绒花后继有人,有阵子都“饥不择食”了。“只要有兴趣来学我就教,最多的时候工作室有10多人同时在学,最后还是有不少人学了一半就放弃了。

  与赵树宪同样求贤若的还有南京白局传承人、70多岁的徐春华,白局这种古老的曲种已有600多年历史,2008年,南京白局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有了制度保障,但白局的职业传承人仍然很少。唯一的职业弟子夏天虽然热爱白局,但现在也面临找工作的实际情况。“工作之后,时间紧精力分配不过来,渐渐地词曲就忘了,也就放弃了。如果他们放弃,我们辛苦努力一场就都白费了。”徐春华的担心不无道理。

  政府:经济手段扶持 政策立法保障

  南京市文广新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邹奕介绍说,为了破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难的问题,南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四级名录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体系,命名了一批重点项目传承保护基地,并且完成了全市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此外,通过一些重大展演活动,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巡展(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更加深入人心。

  据邹奕介绍,像白局这样列入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其传承人每年都会得到政府的专项补贴。2015年,在文广新局的支持下,白局不仅有了传承基地,还在南京11个区巡回演出。在2015年南京青年文化周期间,白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玲玲老师还新收了“洋徒弟”。“我们还对白局进行了数字化保护,包括对曲牌进录音棚录制,白局发源地进行影像保留等。”邹奕说。

  对于绒花的保护,南京市也没少做工作。据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馆长曾军介绍,2014年博物馆先是开展“馆员都是传承人”的活动,招收全职传承人。后来又为赵树宪提供工作室、提供展演平台,出国交流机会以及生活补助。

  不仅如此,记者还了解到,2016年6月底前,南京将完成《南京市非遗保护“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年底前还将出台《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下一步,在给予传承人经费保障的同时,还要对其出台考核办法,包括参加各种培训、加强理论研修等多方面。与此同时,南京还将加大非遗传习基地和非遗馆建设,支持项目保护单位设计开发非遗创意产品。旅游委、文化集团等单位也将合作在全市各景区开展非遗的项目展示、产品销售等活动,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良性发展局面。

  专家:非遗须分类保护 最好能市场化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露明介绍说,目前我国出台了四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式,一种是抢救性保护,解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问题,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浮出水面;第二种是生态性保护,解决了遗产和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第三种是生产性保护,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最后一种是依法保护。“我们说的手工艺类型的非遗传承主要是生产性保护,让老手艺老传统与人们的生活结合起来。”王露明说。

  王露明表示,政府扶持虽然重要,但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传承并发扬光大,仅靠政府扶持是不够的。政府更有责任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市场,建立稳固的物质基础,使之进入良性循环。传承人只有解决了吃饭的问题,才有动力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苏省彩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72岁高龄曹真荣对此十分认同。曹真荣从老一辈彩灯传承人那里学会了扎花灯,但是做出如何适合市场的产品,他琢磨了许久。今年是生肖猴年,为了做好猴灯,他曾经三天蹲在路边观察耍猴人,了解了很多猴子的习性。在今年的秦淮灯会上,他家的摊位人满为患,他制作的生肖猴灯供不应求。同时曹真荣也表示,传承是一种社会责任,传道不能有所保留,核心技术不教徒弟就没人学了,自然也就传承不下去。“隔壁摊位的大曹花灯之前是我徒弟,他们夫妻下岗后找我学了扎花灯,现在自己扎灯卖,生活好多了。

  王露明说,虽然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有10年之久,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类型不一,传承的方式也不一样。他建议根据不同的类别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具有民俗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以和旅游结合利用,实在是没有传承人的先“冷冻”放进博物馆。

编辑: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