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人”乱针绣出全国金奖

13.11.2014  20:14
金奖作品《祖国颂》。 石贝正在刺绣。显春摄

  中国江苏网11月13日讯28年前,丹阳吕凤子先生长子、正则绣导师吕去疾先生给女弟子石丽君取艺名“石贝”,希望她能够像海底的珍珠那样熠熠生辉,传播由凤先生和杨守玉首创的独特绣种——正则绣(又名乱针绣)。石贝没有辜负老师期望,如今的她已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多次获得大奖,在前不久举行的2014年全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她的作品《祖国颂》荣获金奖。

  通讯员殷显春

  扬子晚报记者张凌发

  “”不释手,走上“绣娘”之路

  石贝是一个低调而不事张扬的女人,在位于丹阳千禧花园的“石贝绣艺工作室”,记者见到了石贝。“我的太爷爷是私塾先生,爷爷和父亲也都是老师,我从小就看到家里有很多字画,对画画有了很浓的兴趣。”石贝告诉记者,在她的记忆深处,太爷爷是一个穿着长衫的清瘦老人,他擅书画,懂中医,会针灸,还会帮人看风水。“太爷爷是个传统文人,他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异常地敬重,凡是写过字的纸张都非常爱惜,即使是废弃了也不随意丢弃,更不能当厕纸使用,要亲自放进竹篮内拿到香草河边焚化,再把纸灰撒入河流,默默地看它们随流漂走。”书香门第无疑给石贝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她从小就根据祖传的《芥子园画谱》等工具书自学绘画,有了一定的美术基础。

  石贝一心想去上美校,但是没能如愿。16岁那年,被美术老师吕奇推荐到吕去疾先生办的正则绣培训班学习绘画和正则绣。在这里,她先后学习了素描、水墨、油画、书法、刺绣。4年中,她跟着吕老来回于吕凤子故居和正则画院之间。石贝眼中的吕去疾是一位慈祥的长者,不但悉心教授学员,还亲自制作画具,她觉得遇到这样的名师很幸运。培训班虽然办了几届,但是真正学有所成的学员很少。为了培养石贝,吕老又介绍她到苏州向正则艺专老同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任闲学习,得到任闲的指导,石贝绣艺进步很快。

  正则绣是起源于丹阳的艺术,需要有更多的从业者推动,这项艺术才能有很强的生命力。当年吕去疾先生办正则绣培训班,就是面向社会义务推广,从不计较经济报酬。为此,石贝心中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要像吕老师一样,为推广正则绣而努力。

  该面向哪些群体推广呢?石贝得知张铜初老师在该市特殊教育学校教授烙铁画很有起色后,便主动上门找到了该校领导,很快就得到了认可。2003年9月新学期开学后,石贝就开始在特殊教育学校教授乱针绣。6年中,她的教学颇有成效,先后有几十名学生跟她学习,其中陈娇娜、王红珍、周芸等学生后来在省内外乱针绣比赛上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推陈出新,绣海艺无止境

  石贝深知,要想推广乱针绣,必须要走出丹阳,让乱针绣作品在全国打响,这样才会有更多人了解丹阳乱针绣。2008年9月,她首次参加江苏省艺博杯大奖赛,作品《悠然》获得铜奖。2009年为庆贺国庆60周年,她以60朵形态各异的牡丹为主题,创作了乱针绣作品《祖国万岁》,当年10月,该作品在江苏省艺博杯大奖赛上获得金奖并被省文联收藏。同年,其作品《一抹秋阳》被苏州任闲刺绣艺术有限公司选送参加杭州西湖博览会,获得“锦绣中华——中国织绣精品”大展金奖。2013年4月,石贝乱针绣作品《悠然》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主办的中国(开封)首届工艺美术展银奖。

  2014年是石贝的丰收年,今年7月,她被列为市级非遗乱针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在今年8月北京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其历时20个月完成的乱针绣作品《祖国颂》荣获“国艺杯”金奖。这次博览会上石贝有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由于她对促进残疾人乱针绣事业的发展有特殊贡献,以及其本人在乱针绣上取得的成绩,被全国工艺美术行业理事会吸收为理事。

  通过吕去疾、任闲等名师的指导和近三十年来的执着钻研,如今石贝的乱针绣的技艺精进,不断开拓创新乱针绣新技法,她的作品粗犷大胆,立体感强,色彩丰富,针法自由,别具一格,她已不负老师的期望,成为乱针绣艺术领域的佼佼者。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