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粮食总产33万9019吨 喜获“十一连增”

12.12.2014  14:43

33万9019吨!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昨天发布的靖江全年粮食总产量,较去年的33万5896吨增加了0.93%。从2004年起,我市粮食总产已连续11年递增。

 

今年我市粮食生产主要增在夏粮。夏粮产量增加了4176吨,占全年总产量接近2/3的秋粮与去年基本持平。市农委作栽站站长展旭东介绍,“天帮忙,人努力,科技强”,是夏粮丰收的保障。相比之下,秋粮中的水稻在生长前期天气“太不给力”,遭遇了“低温、阴雨、寡照”等不利于水稻生长的天气,好在10月份以后水稻灌浆时天气晴好。在全省水稻单产较去年普遍下滑的情况下,我市水稻平均单产基本维持与去年持平,达到615公斤。

 

生祠镇老港村种粮大户李春方祖籍在浙江,来靖种田已有3年时间。他说,今年夏天气温怪异,水稻易爆发病虫害,好在农委专家来给我支了几招,产量几乎没受什么影响。接连几年的丰收坚定了李春方扎根靖江种粮的信心,他正计划引进大型粮食烘干设备,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近年来,靖江地肥、农技服务到位的两个“诱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靖种田,成为种粮大户中的一员。

 

今年我市粮食增产,农业科技的力量功不可没。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种田公司”建设,在市农委、市委农工办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全市百余家拥有育秧流水线、插秧机、中耕拖拉机、灭茬机等大型农机的专业合作社陆续转型升级,建成能提供机插秧育秧、栽插、植保、收割等粮食生产一条龙服务的“种田公司”,我市机械化科学种田水平不断提高。夏粮种植期间,农业部门利用12316等惠农平台,广泛向农户发送指导防治信息,组织“种田公司”农机手集中培训,实现全市大面积集中防治,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的爆发,促使全市小麦顺利实现丰产增收。

 

秋粮种植期间,我市积极尝试新型植保技术,新桥镇孝化村、生祠镇新跃村等地率先引进农用无人飞行器喷洒农药等水稻精细化种植技术。我市进一步加大水稻高产创建力度,全市共建成覆盖9个重点镇及街道的10个水稻高产增效万亩示范片,示范片总面积12万亩,辐射带动了全市大面积水稻平衡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