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教育:让人人成才、人人出彩

24.10.2019  16:29

    近日,我市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滨江学校教育集团、城北实验学校教育集团、靖城中学教育集团党委相继成立,以党建引领高质量教育,助推集团化办学的深度融合,是我市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创新一招,坚实一步。70年来,靖江教育就是用这样一个又一个铿锵坚定的步伐,与祖国同行,走过了不平凡的70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靖江大多数学校以茅草为顶,用木板搭起简易课桌,学生要自己带凳子到校上课。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得到确立,教育优质均衡成为靖江教育人的不懈追求。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一无两有”(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桌凳)到新世纪以来的“六有”、校校通、四配套工程,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提升。特别是近十年来,城乡教育布局不断优化,市委市政府投入资金30多亿元,新建、改扩建各类学校46所。呼应新城东扩“2020”计划,我市科学描绘新城教育蓝图。今年,省靖中迁建、渡江实验小学等项目均被纳入建设计划,外国语学校城南分校、季市中心小学、土桥实验学校、城北幼儿园、刘国钧中学改扩建等项目也有序推进,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美好图景正变为生动现实。

  在逐步完善硬件的同时,上世纪80年代,靖江打响了基本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攻坚战,历经艰辛,圆满完成“两基”历史使命,靖江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已连续多年保持100%。2012年,我市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

  师资是教育事业的基石,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数十年前,靖江城乡师资严重不足,农村学校的校长、教师基本上都是民办或者代课教师。他们经历过“不拿工资只记工分”“种田教书两不误”“在学生家中‘轮饭’”的艰苦岁月,撑起了当时靖江农村教育的一片天。上世纪80年代起,一批成绩优异的初中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涌入中等师范学校的大门。毕业后,他们犹如一把把蒲公英的种子,在靖江教育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书写一代“芳华”。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师资统筹、师德建设和师能提升。新教师“双导师”培养模式、教学科研“精准扶贫”,为年轻教师和薄弱学校教师创造了充足的成长空间;“基石工程”“梯队工程”“领雁工程”“均衡工程”的实施,使师德师能得到不断提升;名特优教师“1+1”结对培养、特级教师等高层人才培养让名师辈出;集团化办学深度融合更是打通了学校壁垒,让优质师资在城乡流动,成为破解师资结构性矛盾的“利器”。目前,全市骨干教师比例达29.38%,全年专任教师、骨干教师流动比例均超过了20%。

  上世纪80年代末起,“素质教育”成为靖江教育高举的一面旗帜。城乡各校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涌现出书法、阅读、器乐、乒乓球等一个个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特色教育品牌。进入新世纪以来,素质教育更是成为靖江教育发展的核心主题,形成了一校一品、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一幅人人成才、人人出彩的美丽画卷在马洲大地徐徐展开。2017年,江苏省“适合的教育”讨论会在靖江召开,“多层次、可选择”的特色教育“靖江模式”获得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的高度肯定。

  回望来路,靖江教育人用创业品质和拼搏精神,换来如今教育事业的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今朝花灿烂,蓄势待明天。站在新的起点上,靖江教育人在“东线第一帆”精神的指引下,以“适合的教育”为主题,以“优质均衡”为主线,勇挑重担、砥砺奋进,扎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所学校独树一帜,每位教师独具风格,每名学生个性成才,真正提升老百姓对教育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市政协召开十三届 三十一次主席会议
    昨天上午,市政协召开十三届三十一次主席会议,靖江网
省靖中高品质示范高中新建项目 市渡江实验小学建设项目开工
  赵叶强调,要始终怀着责任、情怀和激情,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