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抑郁症患者呈低龄化趋势

10.09.2015  09:34

9月10日是第13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伸出援手,挽救生命”。众所周知,抑郁症已经成为自杀的首位因素,记者从市第二人民医院获悉,我市每年至少有十余例抑郁症患者自杀死亡。

 

每月抑郁症接诊量上千人次

 

陈先生今年40多岁,是我市一家企业的业务骨干,收入不菲,家庭也算和睦。这段时间,他总是睡得不踏实,而且上班不能集中精力,为了让自己调整好心态,他请假一周外出旅游,症状明显好转,但是回到岗位后又恢复了老样子,甚至产生了放下一切远走他乡的念头。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患上了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市二院检查,被确诊为抑郁症,需要接受药物治疗。

 

市二院副院长、江苏省抑郁症学组成员陈青松介绍,近年来,医院接诊的抑郁症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每月约有千余人次前来接受治疗,多数患者服药一段时间后病症减轻,就能停止用药,约有20余例因患者病症较为严重、家人对患者病情较为重视等因素接受住院治疗。

 

患者逐年增多,一方面是发病率上升,另一方面,社会对郁抑症的知晓率增加,更多的患者不再将这个病症视为禁忌,愿意接受规范治疗。”陈青松介绍,诱发抑郁症有内因性和心因性两大类因素,内因性因素即为遗传性因素,如果家族中长辈有此类病症,患者就一定要接受治疗。心因性因素导致的轻度抑郁症患者可以通过外出旅游、自我放松等方式调节心态,但如果采用过这些方式之后仍走不出抑郁的阴影,就要寻求帮助,接受正规的治疗。

 

最小的抑郁症患者不到10岁

 

据市二院统计显示,前来就诊的患者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中年人是主要患病人群,这类患者事业上都处于巅峰期,在单位的重要岗位任职,一刻都不能怠慢,而家中又上有老下有小,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照顾,家庭、工作压力都大,极易使人产生抑郁心理。值得警惕的是,近年来,我市抑郁症人群有低龄化趋势,14~30岁的青少年患者不少,甚至还有不到10岁的孩子。

 

患抑郁症的少年儿童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厌学,有些家长简单地认为是学习压力太大造成的,将这种症状定义为“学校恐惧症”。其实情况并不是想象得这么简单。厌学的孩子一旦出了学校或者回到家里就会“满血复活”,但如果是抑郁症患者,无论是在学校上课还是回到家,情绪都是异常的。

 

相当一部分青年患抑郁症与家庭教育有关,家庭在给予孩子良好的物质生活时,与孩子缺乏心理上的沟通,忽视了他们的思想发展系统的培养和独立生活能力的锻炼。一些“小皇帝”变成“成人”后无法面对生活,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增大,他们出现生活无法自理、解决困难能力差、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等问题,造成极大的心理落差,容易患上抑郁症。

 

另外,离退休老人因社会、家庭、经济地位的急剧转变,一旦心态调整不好,也容易患上抑郁症。

 

喝酒成瘾容易诱发抑郁症

 

市民周女士30多岁,性格较为内向,没什么朋友,两年前,她因婚姻失败染上了酗酒的恶习,稍不顺心就喝得酩酊大醉,醉酒后经常和家人生气发火,后来发展到动辄就离家出走、寻死觅活,弄得家人提心吊胆。周女士的母亲怀疑女儿出了心理问题,陪同她到市二院就诊。经医生诊断,周女士竟然患上了抑郁症,用药治疗后,她的病症明显好转,酒瘾也戒了,重新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陈青松介绍,酒瘾较大的人群往往容易产生健康问题和家庭问题,而且酒后做事轻率,会导致个体在生活、工作中处处碰壁,同时又受到家庭、社会的谴责、埋怨,很容易诱发抑郁症。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戒除酒瘾,通过药物治疗恢复健康。

 

严重的精神疾病、失眠症和焦虑症、强迫症患者也可能出现自杀行为,这类人群在春秋季节和梅雨季节时容易发病,此时,家人需要多给予患者关注,避免他们出现过激行为。

 

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可预防

 

记者了解到,我市每年至少有十余例抑郁症患者自杀成功,自杀未遂的患者每月有近十例。

 

虽然自杀是患者的自主行为,但也是可以干预和预防的,准确把握患者自杀前的一些征兆非常重要。”陈青松告诉记者,以抑郁症患者为例,大部分人在患病期间产生过自杀的想法,但绝大部分患者知道这种想法并不恰当,只有15%的患者会出现自杀行为。通常来说,患有精神障碍的患者在停药后,病情有所波动,在疾病进展过程中,新的治疗尚未及时介入,患者可能会出现轻生的想法,这种想法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一般在一两周时间内,患者家人需要在这段时间内密切注意好患者的行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比较顺利的情况下,抗抑郁药物的起效时间一般在两周左右,如果患者在一段时间内的抑郁情绪很严重,没有原因地病情突然好转,有说有笑,这也需要家属高度注意。“有些自杀意念比较坚定的患者,会伪装病情好转,让周围人放松警惕。”陈青松说,有些人会偷偷写好遗书,周围人要注意关注其朋友圈、微博等,如果内容多为负面、极端情况,需引起注意。还有的患者突然将银行卡密码装作无意告诉周围人、安排家里老人、小孩事宜,如果平常没有这样的行为,这种类似“安排后事”的情况需引起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