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开展社区矫正“两严”整治

03.02.2016  08:24

自江苏省司法厅布置社区矫正“两严”专项整治以来,我市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强化基层社区矫正日常教育管理,加大监督检查、考核问责力度,务实抓好“四化建设”,力争以严明纪律、严肃处理保障“严格管理、严格执法”集中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执法规范化。结合“两严”整治要求,理顺17个执法环节,抓住审前调查、外出管理等核心监管节点,大力推进各执法环节规范化。加大指导督查力度,有效落实每月重点人员形势分析、常态化部门联合检查等制度,着重纠正了个别司法所社区服刑人员日常报到思想汇报情况登记表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管控信息化。用好市、街道(镇)两级网络构架,全面启用“两中心(社区矫正中心、阳光服务中心)四平台(社区矫正信息化、视频监控、安置帮教、综治平台)”,责任到人及时录入所有在矫人员基本信息,严格信息化核查及指纹认证,有力维护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提高社区矫正的监管效能。

 

队伍专业化。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意见》,充分释放“6+1”模式功能作用。科学疏导“溢出职能”,打造以司法所工作人员为“执法主体”、社会工作者为“教育主体”的双线队伍。探索建立“三社联动”管控帮扶机制,建立群团组织、公益企业参与专题性、行业性感化教育、帮教回归工作机制,放大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完善社区居委走访帮扶机制。开展矫正专职工作者“警示训诫、集中培训、轮岗轮训”和“挂钩帮带、专项评比、形势研讨”的“三训三带”活动,参加率达100%,全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专业能力、作风素养有明显提升。

 

帮教社会化。探索实践“起航站”安置模式,在有条件的街镇探索建立过渡性“起航站”,与辖区公益企业、农民合作社挂钩,积分管理、过渡性安置,组织在管人员学习谋生技能、参与工作劳动、接受教育感化。拓宽“共建模式”,深化每月8小时教育、8小时公益劳动“双八工程”,充分运用村(社区)教育、劳动等活动项目,丰富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教育和劳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