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10.01.2017  19:39

砥砺奋进,率先跨越发展取得新成就——《政府工作报告》摘登(一)

 

重树苏中标杆 率先融入苏南

 

过去五年,是靖江应对复杂考验、锐意攻坚克难的五年,也是经济加快转型、社会深刻变化的五年。五年来,在中共靖江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重树苏中标杆,率先融入苏南”目标,坚定不移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目标任务。

 

1

 

过去五年,坚持转型升级、创新驱动,运行质态持续优化。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着力调优调强调特,引导经济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方向发展。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预计(下同)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1年的3.2∶56.8∶40.0优化为2.8∶49.8∶47.4。农业“一带多园”建设稳步推进,基本现代化水平进入全省第一区间;制造业向中高端攀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257亿元;国际汽贸城、木材产业园等项目加快集聚,服务业占比提高7.4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1.5万元,年均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五年前的1.58倍和1.67倍。创新支撑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109家,产业产值占比达38.2%;研发经费支出占比提升至2.3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0.65件,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省创新型城市试点市、人才工作先进市。产业特色更趋鲜明。船舶完工量约占全省的1/3、全国的1/10,汽配、电机电器行业产值年均增长22.5%和11.9%。建筑业获鲁班奖、国优奖9个。新增中国驰名商标8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江苏名牌9个。

 

2

 

过去五年,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放权放宽放活,积极营造更为公正、更加包容、更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简政放权力度加大。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制定公布六张清单,累计削减行政审批、许可事项203项;新桥镇简政放权试点取得实效。市场准入条件放宽。推行容缺受理、商务秘书公司登记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登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全覆盖,率先启动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改革,新增市场主体2.6万家。推进金融服务创新,累计完成转贷88.5亿元,荣获省金融生态优秀市称号。新增上市企业4家、挂牌企业11家,“靖江板块”初见雏形。开发开放活力增强。累计利用外资6.4亿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46.2亿美元,完成境外投资3.9亿美元。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靖江港获批一类独立对外开放口岸,成为长江北岸首个县级亿吨大港。

 

3

 

过去五年,坚持区域统筹、创建引领,城乡建设扎实推进。以绿色发展为取向,同步建设“一体两翼、多特镇村”,努力让靖江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3.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63%。先后实施体育中心、渔婆批发市场等80个重点工程,新建城东大道、阜前路等33条道路。完成老旧危楼治理7.2万平方米。完善“大城管”工作机制,建成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无物管小区实现保洁全覆盖,创成省级管理示范路3条、示范小区2个。全面落实集镇“八个一”工程,8镇1街道成为国家级生态镇,5个镇创成省级卫生镇,新桥镇入选全国重点镇;农村“1189”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标准在全国推广。生态环境治理加强。因地制宜划定“三个三分之一”,设置近20公里生态岸线,留足生态涵养空间。新改建公园、小游园19个,牧城公园创成国家3A级景区。新增城市绿地20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2.3%;新增成片林3.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6.9%。强化污染治理,新建4座镇级污水处理厂,铺设污水管网378公里,削减排污口618个。重金属污染防治列入国家试点,电镀集中区成为省首批涉重生产片区。获评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和土地执法模范市,节水型示范市创建通过省级验收。“四城同创”成效显著。扎实推进创建工作,生态市通过国家验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省级评估,荣膺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称号,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4

 

过去五年,坚持以民为本、民生优先,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以民情民意为导向,突出富民惠民安民,努力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切实优化就业服务,组织免费技能培训9.9万人次,新增就业9.2万人;城乡“双零”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下。建成省级大学生创业园,博士后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增加到14个,新增创业5.8万人,被评为全省首批创业型示范城市。创新推行“房票”货币化安置,推进阳光征收,新建各类保障房8444套。公共服务全面提升。坚持将每年全部财力的70%、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兴办为民实事48件。成功引进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新改建各级各类学校27所,加固校舍1.8万平方米;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示范市。完成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试点任务,建成99家高标准村卫生室,人民医院、中医院创建成三级医院,靖江医改经验在全国推广。创成全国科普示范市、省文化工作先进市、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药品安全城市、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社会治理不断加强。平安建设持续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明显改善,刑事案件破案率显著提升,群众公共安全感居全省前列,获评省平安市;省级双拥模范城实现“八连冠”。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03件、政协委员提案941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法治政府建设阶段性目标通过省级考评,获评“六五”普法中期全国先进市。

 

 

上下同心,奋力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5亿元,市本级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8.1%和8.5%。

 

■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97亿元,其中,市本级分别完成52.5亿元、487亿元。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1%。

 

2016年: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支撑,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形成“一产更稳、二产更强、三产更优”的发展态势。运行质态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新增高效设施农业1.1万亩,申报无公害农产品54个、绿色食品9个。完成50家村级为农综合服务社达标建设,新增30家农村电商服务站,成功举办首届农产品展销会。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980亿元、销售1905亿元。完成工业投资270亿元;技改投入250亿元,增长14.3%。建筑业总产值达545亿元,增长10.2%。成功引进劳氏船级社,建成万林物流“木材云”。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6亿元,增长10.8%。推动供给结构优化,压减钢铁产能100万吨,房地产去库存成效明显。项目建设提速。围绕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效,不断优化项目服务,加强督查落实。全年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02个、竣工项目50个,完成产业投资428亿元。服务保障提升。稳步推进增减挂钩,盘活闲置低效等存量建设用地5310亩,复垦新增耕地1780亩。新增银行分支机构2家,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6.6亿元,增长13.7%。全面推行“营改增”,企业减负效应明显。

 

开放创新深入推进

 

坚持集约集聚,加快动力转换,发展活力稳步增强。园区集聚效应扩大。开发区引进中铁建、节能环保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完成产业投资250亿元,实现开票销售510亿元。江阴—靖江工业园区产业转型加快,企业规模不断壮大。靖江港“三互”大通关改革稳步推进,电子口岸建成运行,12.5米深水航道靖江段初步通航,新建万吨级泊位3个。创新驱动成效明显。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5家,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0个,获批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个。新增政产学研合作项目75个,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亚星锚链获批省重点实验室,机器人焊接中心建成投产。加快推进离岸孵化基地建设,引进高层次人才970名,发放创新券4735万元。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强化专业招商,举办中韩产业合作、台商经贸交流等招商活动,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65个,总投资508.3亿元。新批境外投资企业6家,外经营业额1亿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27.2亿美元,自营出口19.3亿美元。

 

城乡品质有效提升

 

坚持走城市品质化、镇村特色化、服务一体化发展道路,建设宜居宜业的新型城乡形态。工程建设不断推进。启动实施金融商务区、文化中心等重点工程,工人文化宫、天妃广场主体竣工,建成人防指挥中心、车辆管理服务中心。完成胜利街地段、八圩港新世界段拆迁,14、15号地块房屋征收完成率达90%,解危D级危房11处。沿江公路市政化改造、公新公路拓建加快。加强工程质量治理,设立规划设计“兰花奖”、工程质量“香橼杯”。镇村建设稳步推进,空调、苑艺、美食等特色小镇破题发展。城市治理不断强化。实施出租车综合改革和营运秩序整治,完成交通运输管理服务平台、停车诱导系统二期建设,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200个、公共自行车1200辆。推进“931”行动,规范建筑工地现场管理,提档升级店招店牌1.7万平方米,完成老渔婆市场改造,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宜居水平不断提升。强化节能减排、扬尘粉尘治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1.6%;城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90%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疏浚整治河道947条,创成水美乡镇1个。构建新城慢行绿廊系统,林荫化改造晨阳路、新洲路等5条道路,新增绿地50万平方米,创成省森林生态示范村2个、美丽乡村2个、绿化示范村4个。

 

民生幸福更具质感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努力创造百姓可观可感、有温度的幸福生活。提高群众收入惠民。强化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建成“众创空间”52家。精准开展就业服务,完成万名“靖江厨师”培训工程,建成大学生见习基地6家,净增就业1.4万人;人力资源市场被评为省五星级市场。大力实施就业帮扶,开发公益性岗位316个。推进社保扩面提档,净增各类参保2.3万人次。实施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城乡居民医疗救助比例达70%。设立扶贫专项基金,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村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优化公共服务利民。立足教育资源普惠均衡,建成投用天水学校、港口小学等6所学校,加快推进御水湾等7所幼儿园建设,完成团结初中、西来中心小学等9所学校改薄任务;全市40所学校达到江苏省现代化办学标准,本一、本二上线率均居泰州第一。积极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建立新桥、斜桥等5个区域医疗中心,开办全省首家“网络医院”,市域内就诊率达92%,建成医养融合试点医院2家、居家养老中心216家;实施残疾人服务“四免四全面”提升工程。成功举办第34届文艺节,舞蹈《东线第一帆》获省“五星工程奖”金奖。建成3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创建成省5A级数字档案馆。完成体育公园建设,农村体育设施覆盖率达90%。强化社会治理安民。实施“智慧安防”工程,“八大类案件”破案率达100%。健全行业性调解机制,初信初访化解率达98%以上。启动“七五”普法,完成村(居)委换届选举。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妥善处置“4·22”德桥仓储火灾事故。广电、旅游、侨台、外事、人武、气象、物价、民族宗教、机关事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坚持以作风建设为引领,着力优化行政管理和政务服务,打造风清气正、尽责担当的政务环境。依法行政有序推进。完善依法行政体系,加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力度,强化政策制定、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依法接受司法监督,行政诉讼案件出庭应诉率达100%。全面推进公正文明执法,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等制度。行政审批提速增效。动态调整行政审批目录清单,公布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清单,取消、调整行政权力115项。推行建设项目联合图审、并联审批,审批时限缩短三分之二。作风建设持续深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十项规定,认真践行“三严三实”,积极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和大走访大落实活动。深化公务用车改革,全面公开“三公”经费和部门预决算。加强审计监督,规范资金管理使用,核减政府性项目投资9.4亿元。开展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连续五次获评中国政务网站优秀奖;办理12345政府服务热线和市长信箱2.9万件,切实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继往开来,书写“强富美高”靖江新篇章——《政府工作报告》摘登(二)

 

未来五年,希望与压力共生,机遇和挑战并存。面对新常态,立足新方位,必须行稳致远、奋发进取,科学判断全局大势,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积极策应“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主动融入扬子江城市群和沿江高铁环经济圈,切实走增长与转型良性互动、发展与生态相得益彰、经济与社会协调并进的发展之路,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固确立“以港兴市、产业强市”发展路径,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靖江。

 

 

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聚力于创新,精明增长, 让靖江经济更强。

 

持续推进“品牌靖江、品质靖江”建设,以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攻方向,落实中国制造2025靖江行动方案,推进转型升级、项目突破,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18%。加快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力争港口吞吐量超1.5亿吨,成为长江干线县级市第一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梯队。

 

■聚焦于民生,精准发力, 让靖江百姓更富。

 

深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稳步提高工资性和转移性收入,加快提升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7万元、3万元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下。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现代教育发展水平达85%以上,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100%,基本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在苏中率先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聚智于品质,精致打造, 让靖江环境更美。

 

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持“不开发”的定力,深入实施城建新提升行动计划,建设生态、美丽、宜居、文明的滨江城市。力争城镇化率达70%。大力实施“两减六治三提升”行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0%以上,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85%以上,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90分以上。

 

■聚神于品格,精心涵养,

 

让靖江社会文明程度更高。

 

大力弘扬“聚沙成洲、奋发超越”靖江精神,传承靖江文脉,涵养靖江品格,建设文化强市。深入推进依法治市,优化法治环境,健全诚信体系,保障公平正义。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继续擦亮平安靖江、法治靖江品牌。全面加强道德建设,倡导美德善行,让“人心齐、士弘毅、敢争先”在靖江大地蔚然成风。

 

凝心聚力,开启“率先领先争先”新征程

 

2017年,是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率先领先争先”进程的深化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我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面对新常态、新任务,我们必须以新发展理念把握靖江发展的主题,真抓实干、奋勇争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着力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产业强市,加快转型升级,构筑现代产业新高地

 

提升制造水平。扩大高端制造供给。引导船舶企业开发特种船舶、海工装备等高端产品,提高附加值。鼓励汽配行业加强自主研发,优化产品结构,抢占市场制高点。推动钢铁、粮油等企业兼并重组,提高泵阀、电机电器等产品配套能力。放大智能制造增量。推动“标准化+技术创新”,引导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吸引一批标准制定者落户靖江。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发挥市长质量奖导向作用,提升企业产品质量。

 

培育产业优势。提速发展现代农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新增省“五好”示范社5家、泰州示范家庭农场10家。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强化农业招商引资,提升省级农业园区运行质态。培育节能环保、跨境物流、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加快北斗车联网、环保产业园等建设,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型、领军型企业,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85亿元。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

 

扩大有效投入。全力推进项目突破。加快优化招商队伍,统筹运用委托招商、以外引外、高位嫁接、驻点招商等方式,开展全方位、立体化招商。瞄准船舶、汽配等优势产业,围绕节能环保、大健康等新兴产业,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契合度高、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好的优质重大项目,力争新签约3亿元以上项目100个。着力优化项目服务。

 

(二)围绕改革攻坚,强化创新驱动,增创开放发展新优势

 

释放创新动能。完善科技支撑体系。依托船用配件、汽配、电机、泵阀和特种金属合金材料等产业,成立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共性技术开发和技术集成创新。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整合创新资源,建立贵金属回收利用、精密铸造等研发转化中心。落实人才优先战略。

 

持续深化改革。全力提升供给质效。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化解过剩产能。支持传统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产业链垂直整合,稳妥处置“僵尸企业”。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加快企业上市进程,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4家。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开展权力清单标准化工作,编制公共服务事项清单。

 

推进开放集聚。优化港口承载服务功能。加快园区特色产业集聚。开发区本部着力打造核心港区和大健康产业园、精密制造产业园、科教产业园,持续提升发展船舶、钢构、能源、木材、粮食等产业,加快形成临江产业集群和高端制造业产业集群。城南园区重点做强汽配、工程机械等产业,打造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城北园区着力做特做优中小企业园,积极创建省级高新区。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加快转型步伐,推进“千亿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三)围绕品质提升,推进城乡统筹,建设美丽宜居新家园

 

加快城乡建设。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以“多规合一”为引领,完善各类专项规划、控制性详规,增强规划导控能力,积极营造尊重规划、敬畏规划的良好氛围。全面推进新城“十大工程、六大系统”建设,完成文化中心、金融商务区、文创园基础工程。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拓展新型镇村承载力。凸显特色小镇标识度。

 

深化长效管理。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实施环境综合治理,争创省优秀管理城市;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持续提升管理效能。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综合整治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建设渔婆批发市场二期工程。

 

优化生态环境。扎实推进“两减”。扎实推进“六治”。扎实推进“三提升”。

 

(四)围绕民生优先,突出富民导向,构建共建共享新格局

 

促进富民增收。多渠道增加就业。实施新一轮技能提升培训工程,加快“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免费培训城乡劳动力8000人,新增就业1.68万人。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引领计划,建设4个就业见习示范基地。统筹管理公益性岗位,保持“双零家庭”动态清零。多层次扶持创业。多元化促进增收。

 

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提升社会保障。实施全民参保常态化登记,以新业态从业人员、个私小微企业职工为社保扩面工作重点,城乡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8.5%以上。大力实施精准帮扶。推行医养融合模式,优化居家养老服务,确保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80%以上。

 

兴办为民实事。始终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2017年,在做好其他民生实事的基础上,回应百姓关切,重点实施10件民生工程。今后,每年都要积极顺应群众期盼,主动听取民众诉求,用实实在在的民生项目兑现政府改善民生的承诺。

 

(五)围绕文明彰显,优化公共服务,营造和谐发展新氛围

 

提升城市文明美誉度。深化文明创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镇村、文明家庭系列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倡导文明新风。弘扬文明风尚。

 

提升公共服务均衡度。优质推进文教工作。推进体育融合发展,有序开放学校体育场所,推广“医保健身一卡通”,打造“健康城市、幸福靖江”品牌。协调发展各项事业。加强双拥基层基础建设,确保“双拥模范市”九连冠。做好外事、侨台、气象、史志档案、民族宗教等工作。

 

提升社会治理满意度。着力优化社区服务。持续推进平安创建。切实保障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