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举行陈函辉精神座谈会

01.09.2016  15:32

昨天上午,我市在史志档案办举办学习先贤陈函辉精神座谈会,邀请史志研究专家、文化学者及水利、教育部门工作者,畅谈陈函辉这一历史人物故事,解读陈函辉精神实质内涵。

 

1636年,陈函辉到靖江任知县。任内的6年时间里,他为官清正、恤民疾苦、遇事敢任、广有建树。刚到任时,他就顺应民意,广泛发动并团结靖江上下,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了80里团河的开挖,又通过疏浚河道、兴修水利,成功引江水入县,实现了靖江人民长久以来的夙愿。其功勋至今仍惠泽靖江、泰兴人民。同时,他还积极清欠赋、兴教育、修武备,在任期间政绩卓著,史载“吏部考绩第一”。陈函辉疏浚河道、兴修水利的故事体现了靖江人心齐的力量、社会团结的力量和城市向上的力量,也成为“聚沙成洲、奋发超越”靖江精神与“人心齐、士弘毅、敢争先”靖江品格的最好体现。

 

座谈中,大家结合我市当前深入开展的“树标杆、找短板、敢争先”主题活动,围绕史志资料对陈函辉的相关记载,各抒己见,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纷纷表示,研讨学习陈函辉精神,对于更好地践行我市目前开展的主题活动极具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原泰州市水利局局长董文虎对陈函辉在靖疏浚河道、兴修水利这段历史颇有研究,他用详细的图文资料,向大家介绍了函辉治水的来龙去脉,认为陈函辉的可贵品质是靖江精神和靖江品格的典型代表,应让陈函辉文化进一步显性化,成为靖江精神和品格再提升的载体。市史志档案办主任王宇清认为,陈函辉身上所体现出的遇事敢当的精神、勤勉务实的作风、恤众爱民的仁心需要在当代进一步倡导,并广泛推崇,我们应将陈函辉精神作为今之鉴镜,让“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源之于心、见之于行、落之于实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