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年节:别样的青春让精彩相伴

04.05.2015  22:02

  中国江苏网5月4日讯(记者 赵苡初)青春,就是磨不掉的棱角,改不了的性格,青春,有时绝代风华,有时孟浪浮夸,艳丽时如十里桃花,淡雅时如庭院竹桠。青春到底是什么?在青年节的今天,3位“青年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王小舟(左一)和他的团队。

   创业青年王小舟:创业就是“青春+”

  王小舟是位创业青年,89年的他和90后的团队一起,开发了一款“找车位”的app。

  他对青春有着自己的理解。“青春从时间上来说是指某个精力旺盛的时段,从精神层面上来说,是试炼与拼搏的代名词。”

  他认为最美好的青春,就是把知识经验组装起来,在这个精力充沛的人生阶段,创造一些有意义、能够方便大众的事情。

  一年前,怀揣着青春梦想的他辞职下海全心研发app,就是希望能够解决“停车难”社会的难题,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从他有了创业灵感的那一刻,他没有放弃过。

  创业,尤其是创意类产品,需要无限的激情与灵感。王小舟看来,创业=青春期,他解释,创业者需要不断进取,推陈出新,与时代接轨,创业者一直要保持着青年的激情。王小舟表示,创业是“青春+”的过程,每一次创业都能够将青春延长。“创业是青春拉练的过程,等到老的时候,回忆从前,会感恩这段时间,会觉得青春没有被挥霍。”

  如今,王小舟开发的app已经有上万用户,他和小伙伴们现在专注于停车场线下系统的开发,让线上线下整合标准化,令更多人方便。

“殡葬哥”卢林

   “殡葬哥”卢林:我们的青春同样精彩

  昵称“殡葬哥”的卢林是一位90后的殡葬行业工作人员,从民政学院防腐整容专业毕业后的他踏上了“入殓师”一行,负责“护送”人生的最后一程。卢林向别人介绍自己时,都自信大方地告诉对方:“我就是从事殡葬行业的。”

  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卢林是个特别阳光帅气的小伙。他和所有90后一样,喜欢旅游、运动,特别蹦极等极限运动。

  2010年入行起,他从事过遗体化妆、遗体火化等一线工作。他坦言:“不怕死!但不要死得不值得!”所以,在他看来,青春是一种历练!必须敢想敢干。

  他最大的勇气就是能够自信地告诉别人,“我是一名殡葬工作者。”卢林透露,因为职业的特殊性,前辈们都不敢主动说出自己的行业,而社会上也有不少人忌讳,卢林觉得,职业都是平等的,首先自己得接纳自己。

  卢林表示,自己很热爱这份事业,不简单是为了饭碗。他调侃,青春都献给了殡葬业。但他也从行业里学到很多,比如:“行善,行孝,都是不能等的。”

  去年,卢林结婚了,爱人是相恋十年的高中同学,如今特别幸福。上个月,卢林还给好友当了伴郎,这在前辈们的人生里,算是最罕见的体验。卢林也很感动好友以及家人的理解。

  业余时间,热爱传统文化的他喜欢茶道、香道。他还用“殡葬哥”的名字开设了社交页面,一时名声大噪。未来,他想成立“殡葬哥”工作室,招募一些丧葬志愿者,免费做一些义务服务,送好他人最后一程。

  

自称“小青年”的演员巩金国

      影视新人巩金国:青春就是奋斗

  巩金国是位刚刚出道的影视演员,1946年出生的他已经迈入古稀之年。但他却称自己是小青年。“青春就是奋斗,就是学习,像我这样刚刚出道的新人恐怕算不得老年人。”在巩金国看来,青春和年龄并没有关系,只要尚在奋斗的人都叫青年。

  巩金国虽然头发花白,但鹤发童颜,语言中也充满了无限诙谐、欢乐。他认为,老年就是享受,而青春和享受挂不上边,所以他认为尚在四处奔波拍戏的他仍旧是年轻人。“今天这节咱得过!”

  当听说记者是87年出生时,巩金国呵呵乐了:“你这年纪的,在我朋友圈里,都算老的。我玩的那帮子,大多数90后,最小的还有00年的。我要是今天不拍戏,就会和他们聚会去。”

  自小,巩金国就喜欢表演,但家庭的反对并未让他如愿,退休后,巩金国拾起了这个梦想,一有演出机会,就会努力把握。

  最近,他在拍摄谍战戏《胜算》,饰演男一号半身不遂的父亲。演出场次多,但塑造人物全得靠表情。“活儿不累,除了躺的,就是抬的。”他笑道。

  看着精神矍铄,青春活力的他,记者感慨,原来理想是可以让人返老还童的。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