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青年创业调研:本科以上学历创业者超六成

03.03.2016  13:29

        在河西大街的南京共青团C++青创空间有一个小公司,公司创始人是南京工程学院的来劲。去年年初,他休学创业。当时很多亲人和朋友都不理解。一年过去了,来劲还没打算回去完成学业,仍在创业路上继续奋斗。

        这几年,南京越来越多像来劲这样的年轻人毅然决然地走上创业之路。去年开始,团市委深入高校、创业园、街区等场地,对南京青年创业者进行了专项调研,调查内容包括创业团队的概况以及创业驱动因素、支持性因素、环境等。

        A  青年创业热情高、知识结构高

        来劲,一个90后小伙子,性格和名字一样有个性。在大学期间,来劲就是活跃分子,一手开创PPT社团,在校期间开始创业,接一些设计的单子。去年,来劲从南京工程学院休学,开了一家专为客户做平面设计、运营新媒体的工作室。目前,工作室已和南京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达成合作。来劲说,不给自己留退路,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闯出一条路。

        团市委书记林武平说,在走访调研中,他们发现,现在年轻人的创业创新热情非常高,这得益于这几年南京陆续出台很多的创业政策,包括“创业南京”26条人才新政等。同时大多高校也非常支持大学生创业,且大学生自身有着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B  56.40%创业者所学专业与创业领域匹配

        女大学生周晶莹去年从南京林业大学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毕业,创立一家家居公司,主打产品是个性化的瓷木家居,以瓷为依托,木质材料镶嵌其中。周晶莹在校期间就开始创业,如今的创业团队有6人,公司已开始盈利。目前,周晶莹的瓷木家居用品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微博以及微店等线上平台推广销售。

        团市委调查发现,年轻人的创业团队多为小微企业,10人以下的微型企业占比80.23%。他们的专业化程度都比较高。56.40%创业者所学专业与创业领域相匹配,专业技术类和科教文化类的匹配率分别达到58%和61.76%。

        C  对创业培训的满意率为39.53%

        调查发现,青年创业者主动与传统产业结合的意识还不强。在新一轮的互联网创业大潮中,南京虽然也走出了像途牛、零号线这样的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但现有的青年创业项目大多集中在生活服务、金融等领域,青年创业者中主动对接传统产业的项目还不多见。

        对于创业培训,只有五分之一左右的青年创业者通过创业培训的方式获得知识技能,更多的创业者选择参加创业类活动获得相关的知识技能。在对青年创业者开展的创业培训“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调查中,表示“很满意”、“满意”的创业者仅为39.53%。

        此外,调查还发现,创业者感到南京在金融资本集聚度、人才团队、产业生态圈等方面相对于北京、深圳、杭州等国内创业的“一线城市”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

        建议

        建立适合本土的创业服务体系

        对于调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团市委副书记吕璟建议,眼下,应该大力推动创新创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出台政策,激励创新、创业领域与南京传统产业对接,激发“电、汽、化、特”等传统产业在移动互联的社会时空场景下的转型。建起接轨国际、立足本土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建立并完善包括信息、咨询、金融、外贸、法律、保险、审计、资产评估、产权交易、技术中介、人才交流与培训在内的中介机构和服务机构。同时,引进、培育一批政策性天使投资机构,缓解青年创业团队融资难问题。引导大公司投资建立研发平台,整合资源、共同受益,逐步形成市场与社会双重效益。

        同时,青年的创业培训需要加强。建议构建种类丰富、来源多样的全覆盖培训体系,研究青年创业者群体特征和激励需求,充分利用南京雄厚的科教实力开展青年创业者培训。构建多元化的创业就业培训服务体系,覆盖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等各类创业群体。(吕晨  盛伟  徐心瑶  许琴)

来源:  南京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