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体育场“圈地”收费为哪般?

31.03.2015  19:11

   中国江苏网3月31日讯 数米高的绿色网状围栏将体育场内场分隔成了几片,网球场、篮球场、足球场……相比于此前的破旧杂乱,淮阴区体育场面貌焕然一新,健身环境着实有了不小的提升。但由于新场地不再完全免费,这让不少市民望而却步。免费露天体育场为何“圈地”收费?收费会一直进行下去吗?这引发了市民的热议。

   ●现场直击

   环境确有改善 场地明码标价

  淮海晚报记者近日走访淮阴区体育场发现,内场原本裸露的水泥地坪已然大变了模样,围栏将内场场地分割成几块区域:两片硅PU网球场、四片篮球场、一片五人制人造草坪足球场等。场内还专门设置了非机动车停车场,环境和秩序确有不小改善。

  通过体育场外悬挂的《淮阴区体育公园场地有偿开放(试运行)方案》,淮海晚报记者了解到,除上午6:00-8:00、下午13:00-15:00全部免费开放外,其他时间,内场各场地均需收费。各类场地的使用收费标准均有标明,学生凭学生证均可享受半价,不过网球场和足球场需要市民提前电话预约。所有运动器材均需自备。记者现场看到,体育场内场几片场地大门紧锁,仅留塑胶跑道、四张乒乓球台,和一些健身路径在外。

   ●市民说法

   体育场还收费 谈何全民健身

  可能由于是工作日,记者采访的这天上午,来体育场锻炼的市民屈指可数,只有几位老大爷在西侧免费开放的健身器械上活动,诺大的体育场显得有些冷清。

  “以前可热闹了,自从收费以后,来锻炼的人就少了很多。”家住体育场附近的张大爷告诉记者,在体育场改造前,很多人在场内抖空竹、打羽毛球、打篮球。平时,体育场也是很多附近居民的闲时谈天之处。如今,场地收费了,这让不少人望而却步。“这不,我羽毛球拍都带来了,找不到人不说,这塑胶跑道也不好打啊。”张大爷对淮海晚报记者说。

  “以后夏天再也不能见满操场的孩子玩沙子、踢足球了”、“健身健不起了”……面对场地更新后却要收费了,网友也是“”声一片。其中也一些不乏义愤填膺的“讨伐者”,他们认为,在大力倡导全民健身的今天,体育场“圈地”收费是将市民健身的热情挡在了围栏之外。

  不过,也有部分市民称体育场收费之举可以理解。“以前这里确实有些脏乱,电瓶车乱停乱放,场地和器材也有损坏,收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规范和保护的作用。

   ●官方回应

   收费不是目的 只是管理手段

  露天体育场“圈地”收费为哪般?收费标准从何而来?又是何人在收费管理呢?……带着一系列疑问,淮海晚报记者走访淮阴区体育局,一位刘姓工作人员给出了回应。

  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体育场改造前,其场地和器材,特别是原内场草皮,都已经到达了使用年限。“之前,体育场上遛狗的、穿高跟鞋的、骑车的都有,人为损坏也比较严重。”为了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健身环境和场地,淮阴区体育局决定对体育场进行改造升级。由于局内人手有限,淮阴区体育局便将改造后的体育场交由民办非企业性质的区体校俱乐部管理,体育局自身则承担监管责任。

  据他介绍,按照体育部门所属大型体育场馆全面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的要求,淮阴区体育局在对省内几座城市体育场收费情况进行考察后,制定出了《淮阴区体育公园场地有偿开放(试运行)方案》,以悬挂于体育场外的形式向公众公示,其收费标准正在物价部门接受审批。“我们还会根据场地的实际使用和物价部门审批情况对收费标准做出调整,收费管理这一举措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

  “上午6:00-8:00和下午13:00-15:00,体育场都会免费开放,市民可以在上班前到内场锻炼。”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体育场除供市民健身外,还会作为淮阴区体校运动队的训练场地。

  记者采访中,该工作人员多次强调,体育场收费不是目的,而是管理手段。“我们希望市民能够多加理解,共同爱护体育场。”工作人员说。((记者 金冬)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