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著名雕塑家戴逵:曾被王徽之雪夜探望

07.11.2015  02:14

  如果把东晋的书法和绘画分成两大门派,那么书法派的正副掌门是王羲之、王献之,绘画派的正副掌门就是顾恺之、戴逵。

  顾恺之在后世名气很大,戴逵很多人没有听说过,其实他做过王徽之的“配角”,那就是王徽之“雪夜探望戴安道”的故事,“安道”是他的字。老师跟着他学绘画

  戴逵是谯郡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祖父、父亲都做过大官。他从小喜欢画画,但他的父亲是希望他走正途,能成为大学问家,不要搞艺术这些旁门左道。为他找了一个私人老师,当时著名的学者范宣。

  范宣一身傲骨,朝廷多次请他出来做高官,都遭到婉拒。戴逵十分敬重老师,跟着他勤奋苦读,范宣对这个弟子也寄予厚望。

  但戴逵的爱好总是丢不下,业余时间喜欢跑到野外,坐到山水之间,写生绘画。范宣知道后,大不以为然,说:这是雕虫小技,很不实用;你还是应该抓住青春大好时光,认真读经书。

  戴逵也不说话,回去后一个人躲在家里,按照东汉张衡写的《南都赋》,绘成一幅《南都赋图》,然后恭恭敬敬地送给范宣。范宣一看,大为震撼。拿在手上反反复复地欣赏,越发觉得回味无穷,如梦如幻。他把戴逵找了过来,说:我以后跟着你好好学画。从此两人互为师徒,读书作画。他曾在瓦官寺留下作品

  戴逵是当时绘画艺术的集大成者,放在现在就是“中国美协主席”,同时,他还兼任雕塑家协会的主席。

  他小时候一天,失手打破了一只鸡蛋,随手用绢布抹去。第二天,他发现绢布硬成了一团。他一想,鸡蛋有粘性啊,于是完成了第一件雕塑作品。具体步骤是:1.找一些破损的白瓦,研磨成碎屑灰;2.打破几只鸡蛋,滤去蛋黄;3.把碎屑灰倒到蛋清当中,反复搅拌;4.揉搓成一个碑的形状;5.等到硬了以后,他写了碑文,并且用刀刻到碑上。命名为《郑玄碑》,见到的人都很惊讶。

  孝武帝时,会稽山阴灵宝寺请他刻一尊无量寿佛木像。他把佛像刻制完成后,大家说“不错不错”。但戴逵左看右看,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又不知道从哪里修改。他一个个征求意见,大家都说恭维话,没有人当面批评。戴逵躲到屏风后面,偷听参观的人评头论足。

  戴逵一一记录下来,反复琢磨:佛像虽然是外来的,但一定要符合本地人的审美习惯。于是反复修改,经过了3年时间,他终于刻制成一尊“最具中国特色”的佛像,那就是:宽额、浓眉、长眼、垂耳、笑脸、大肚。

  所有人都惊叹:这就是我们心中的佛像啊。此后,其他人刻佛像,基本不出他的范围,影响至今。

  364年,东晋在建康城南建了瓦官寺,后来又建一座塔。396年遭到火灾,全部烧为灰烬。孝武帝下令重修。

  又过了10年,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国王派人送来一尊玉佛像,晋安帝命令戴逵刻造五躯佛像,同时命令顾恺之绘维摩诘(早期佛教著名居士)壁画,藏在瓦官寺。

  后人们把玉佛像、壁画和五躯佛像,称为瓦官寺“三绝”。瓦官寺后来几经毁坏重修,到了明代重建,分为上瓦官寺、下瓦官寺。在如今的南京集庆门35路底站附近,有个近年来重建的“古瓦官寺”,这里是上瓦官寺的原址。下瓦官寺的原址现在是工厂。

  中国古代,雕塑被称为“雕虫小技”,雕刻作品大多是工匠兼职完成。没有人把雕塑作为一生的“饭碗”,所以对雕塑家的记载极少。戴逵就是极少数中的一个,也成了中国古代最有名的雕塑家之一。据《扬子晚报

  原标题:古代著名雕塑家戴逵:曾被王徽之雪夜探望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