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产业集聚 江北新区聚力建设“两城一中心”

28.06.2018  03:53

        不少国际大城市,都有着与自己特定关联的产品。提到最先进的电子产品,你会想到硅谷;提到西雅图,自然联系到飞机制造。

        产业集聚度决定产业竞争力。未来提到南京江北新区,我们很可能就会想到芯片,想到大健康,想到新金融。

        建设“两城一中心”,打造产业地标,江北新区心无旁骛。计划到2020年,新区集成电路产业迈上千亿规模,形成以基因细胞产业为引领的生命健康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扬子江新金融中心资产总规模过万亿元。

        三大产业集聚高端要素

        三年前,江北新区提出构建“4+2”产业体系,“4”是指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交通装备四大先进制造业,“2”是指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两大生产性服务业。今年,江北新区进一步聚焦思路,提出建设“两城一中心”,即建设“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对此,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指出,江北新区在原先产业体系上再聚焦,把主导产业再收拢,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提高创新浓度,快速营造完善的产业生态环境。

        天下产业之多,为何独尊这三款?

        去年我国芯片进口达2600多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占全球总量的七成,超过石油,成为第一大进口产品,且仍以超过两位数增幅增长。去年全国集成电路销售收入超过5000亿元,同比增幅超20%。据预测,到2021年,全国集成电路销售将过万亿元,市场空间巨大。

        生物技术领域取得的突破已深刻改写全球产业经济格局。以基因测序为核心的基因组学技术进入产业化阶段,其应用成本呈几何级数下降。2001年单个人类基因组测序成本9526万美元,2006年这类检测成本降至1047万美元,到2015年降到1245美元,很快价格将降到一两百美元。可以预料,随着基因疗法、云数据分析等新技术不断突破,精准医疗将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一市场预计到2023年将达千亿美元。

        不少经济学家认为,以基因组学技术为前沿阵地的医药大健康产业很可能成为未来拉动中国经济最大的引擎。欧美发达国家,医疗健康产业在经济总量中间占比是15%到20%,而在我国,这个比例是4%。麦肯锡咨询公司发布报告称,中国医疗保健行业的风险投资额从2013年的10亿美元增长到去年的117亿美元,工信部测算,全国医药工业市场增长空间在3万亿元以上,我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空间惊人。

        无论是打造芯片之城、基因之城,还是布局高科技企业、升级传统产业,都需要全周期、多层次的资本扶持。区域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正进入颠覆性突破期,金融创新就要站在爆发式发展的临界点上,新业态风起云涌,江北新区要建设成为长三角现代产业集聚区,发展新金融,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新金融中心是应有之义。

        南京市市长蓝绍敏认为,江北新区确立“两城一中心”的定位意义重大,这符合国家对江北新区的定位,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将举全市之力助推新区发展三大产业。

        改写芯片产业格局

        选对了赛道,还要跑得够快才能赢得产业发展红利。

        南京集成电路产业并无雄厚基础,省内无锡早在十年前就将这一产业做得风声水起;周边有上海占据全国近三成的集成电路产业销售份额;成都、武汉、合肥、厦门等城市都不惜重金上马大项目,争抢大蛋糕,行业竞争白热化。

        台积电落户,一下改写南京芯片产业发展态势,催生江北发展芯片的决心。台积电是世界首个晶圆代工企业,市值突破2000亿美元,超过英特尔。全球近60%的芯片代工都由台积电完成,苹果、高通等国际全球高科技巨头跳动的“”都掌握在台积电手里。台积电南京项目不仅有生产基地还有研发中心,围绕台积电上下游产业链条,产业规模集聚可达数千亿元。

        从生命健康产业看,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集聚医药企业410多家,其中9家上市,有医药从业人员两万多名,已发展出多个“全球前列”“全国唯一”“填补国内空白”产品,这一板块年销售收入占南京半壁江山。

        江北新区成立以来,吸引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落户,最近又获批成为新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区。多年来,仿制药一直是我国制药业主流,去年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中国药品注册技术要求与国际全面接轨,国家坚定推动新药研发、注册、上市改革。政策利好,创新药领域一时资本蜂拥而来。就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江北新区跻身全国三大新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区,生物医药产业势必提速。

        除支撑江北新区自身的产业,江北新区发展新金融还有无数市场机会。南京都市圈需转型的传统产业产值超两万亿元,转型资金需求量巨大;全省国有资产规模达10万亿元,进一步推动国企混合制改革需要创新金融支持;保险呈现跨界化、数字化、普惠化趋势,我省急需引进和培育本土新保险领军企业……新技术和现实问题交织作用,新金融的金矿就在眼前等待挖掘。

        吸引大项目投资千亿元

        今年1-5月,江北新区签约“两城一中心”关联项目81个,总投资774亿元;已注册企业中,涉及“两城一中心”且总投资1亿元以上企业172家,总投资1126亿元。

        江北新区已集聚140余家集成电路企业,涵盖产业链上下游全部环节。其中,晶圆制造领域,一期投资30亿美元的台积电12英寸晶圆项目正式量产;芯片设计及应用领域,展讯、创意电子、ARM(英)、Synopsys(美)、Cadence(美)、晶门科技等国内外顶尖企业相继落户新区,国内排名前十的企业已有一半在新区集聚。

        建设“基因之城”,今年有华大基因、“中国南京细胞谷”等一批行业引领性旗舰型项目相继落户,去年江北新区有基蛋生物、健友生化、药石科技等3家企业在沪深主板上市。以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为契机,江北新区引进诺禾致源、世和基因、泛生子等知名基因测序企业,新区基因年测序能力超50万人次,成为全亚洲最大的基因测序基地。引入美国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乔斯林中心、瑞典医疗健康发展中心、伦敦国王学院、南京鼓楼医院等一批国内外高端医疗健康服务资源。

        产业发展,离不开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江北新区和东南大学合作,注册1亿元资本成立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投资千万元建成华东地区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高性能EDA计算中心。

        做强大健康产业,江北新区有着相对成熟的公共服务平台,除了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之外,还有5个医药专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个国家级重点研发机构以及临床前新药检测分析平台、工业生物技术平台,集聚了20家涉及基因检测及相关医学检验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平台,为冲击千亿级产业集群打下扎实基础。

        首期20亿元江北新区发展基金、50亿元战略新兴产业基金群以及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领域的产业引导基金,为三大产业,新区舍得投入。

        江北新区享有46项省级经济管理权限,正加快推动“互联网+”审批模式创新,着力构建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办事最方便的行政审批机制,打造与国际通行做法和政策规则相衔接的良好营商环境。

        江北新区制定建设“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的专项产业政策,从项目落户、业务拓展、科技研发、金融税收到人才培养引进、知识产权保护、公共平台支撑、产品应用推广等各个方面,给予企业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的精准扶持。(颜芳)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

拥抱尖端技术 引领智慧潮流 江北新区为创新而生
    南京江北新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Huaxia.Com 江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