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教授陶思炎呼吁将正月十六定为“城墙节”
在最近评选揭晓的第三届“南京文化名人”中,陶思炎无疑早就将南京的民俗文化传播到了世界不少国家。出书、讲课、调研……作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东南大学教授,陶思炎早就置身于推广中国文化、南京民俗等工作中。陶思炎昨天告诉记者,他已经呼吁将正月十六定为“城墙节”,不仅仅“走城墙”的民俗源自明朝,“因为动态的形式能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因此,陶思炎也提议建立“南京民俗村”。
研究
多部作品誉为“国内第一”
一些人对于陶思炎的名字并不太熟悉,但是提及中国民俗文化,作为中国第一位民俗文化学博士的陶思炎,在该研究领域成绩斐然。至今出版了专著16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世界宗教研究》《民族译丛》等刊物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用日文、英文、韩文、越南文在国外发表论文10余篇,在日本也出版过《问俗东瀛》等著作,而一本《中古鱼文化》更是国内第一本研究“鱼文化”的作品,此后一系列“模仿”而出的鸟文化、数文化等作品才相继出炉。“一个星期之后,我最新写的一本《南京民俗》也将出版,里面详细介绍了南京的一些民俗文化。”昨天,在陶思炎的家中,他向记者展示了他这些年的研究心得。
陶思炎1987年报考了北师大的民俗博士。从此就走上了研究民俗文化、风俗、宗教、信仰的道路。现为东南大学教授的他,仍旧精神矍铄地带领着学生在“南京非遗文化”研究的学术路上潜心前行,在挖掘与传承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及此次当选新一届“南京文化名人”,陶思炎更多地还是想着如何更好地推广南京民俗文化,“谏言的机会多了,推广的影响也会更大。”陶思炎告诉记者,当选之后有更多人找到他请他为推广民俗文化出谋划策,包括他近期也呼吁设立“城墙节”。
建议
将城墙与民俗活动相连接
陶思炎将“城墙节”定在了每一年的正月十六,“因为这就是民俗传统”。在陶思炎看来,城墙与民俗活动相连接,使文物也能够动起来,才能更好地将文化传承下去,而在南京明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陶思炎提出了设立“城墙节”。
“其实,正月十六在城墙上走一走,这是明朝开始一直传承到上世纪50年代的一个传统民俗。”陶思炎告诉记者,古时中国有“走三桥”的传统,“那时候过年,农村的女性会在天黑的时候去桥上走一走,意欲‘脱晦气’、祈福,甚至能走到天亮才回家。而为生孩子发愁的女性,更会走三座桥,并拆一块桥砖回家,祈福来年生个孩子。”朱元璋来到当时的南京城之后,将这一风俗带到了南京,不过将“走三桥”的习俗改成了“走城墙”。
“当时晚上走三桥的习俗,改成了白天一大早去走城墙。当时中华门、石头城、通济门等城墙都是走的地点。”因为城墙有四道,“当时的城墙就有现代立交桥的意义,走四道城门就相当于走了三座桥。于是百姓们都会在正月十六去走一走城墙,讨个彩头。”在陶思炎看来,恢复这样的民俗,对于城墙文化有更好的保护传承作用。
误区
倒“福”是贴在马桶上的
而“城墙节”走城墙并不是陶思炎呼吁恢复的唯一一种民俗,源自汉代的“击棒壤”也在陶思炎呼吁的范围之中。这种源于古时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的游戏,此前甚至被编进了童谣中,被唱作“杨柳黄,击棒壤”。不仅如此,在南京建立一个“南京民俗村”也被陶思炎提及。“韩国有民俗村,当时我去的时候确实很震撼,这已经不是民俗文化的传承了,还是一种文化产业。”陶思炎建议,南京的民俗村可以建在“有山有水”的地方。
不过,在传承的过程中,陶思炎也提及民俗文化有被误解的地方。“就像我们过年过节时都会在门上贴上一个‘福’字。如今这个就有很多误导。”陶思炎解释,如今很多人喜欢在门上贴倒“福”意欲“福到”,“其实倒‘福’是有很大的讲究的,只有穷困潦倒、灾难连连的家庭,才会如此贴福,意欲转运。而倒‘福’也更多被贴在马桶上、厕所前、垃圾桶上,寓意将污秽的东西转出去。如果知道了古时的这些习俗,如今再看我们的一些习惯,会觉得有很多错误。”不仅要传承,还要在了解正确民俗文化下传承,陶思炎就一直在为南京文化做着这样的努力。(王婕妤)
来源: 南京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