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旬院士黎介寿扬州谈养生:肿瘤患者应多吃肉少吃主食

26.10.2014  16:26

黎介寿院士正在做专题演讲。王诗韵摄

  昨天,第十三届全国营养支持治疗学术会议在扬州召开。此次大会特别邀请到国内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黎介寿,到会进行临床营养支持的专题演讲。会议结束后,黎介寿院士接受了本报专访,他谈到了“营养支持”对患者的重要性,更为肿瘤患者开出一份“营养菜单”。此外,已经90岁高龄的他还分享了养生秘诀——“不伤害自己”。

  【人物名片】

  黎介寿,1924年10月出生,湖南浏阳人,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国际上公认的 “全世界研究肠道时间最长、最有成就的人”,在国内首推“临床营养支持”疗法,打破了国际医疗界“残留小肠短于70厘米不能成活”的定论,领衔完成亚洲首例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手术、亚洲首例肝肠联合移植手术。2011年领衔完成的“肠功能障碍的治疗”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术后大补”有误区

  光喝甲鱼汤,营养补不全

  曾有调查显示,我国住院病人营养不良率达到40%—50%。黎介寿院士表示,这是因为我国住院病人营养支持滞后,营养支持的理念普及不够。很多医生面对危重病人时,首先考虑的是治疗,却没有早期营养支持的观念,导致很多重症病人初期治疗很成功,但很快便会因自身抵抗力下降出现继发性感染。当发现病人营养跟不上,有的医生和病人家属又误把白蛋白当作营养品,盲目输注,不仅造成大量浪费,而且会带来副作用。

  黎介寿举例,许多肠癌、胃癌等患者,在术后总喜欢大量进补,这其实存在一定误区。“因为有些进补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能够被人体吸收,而有些则不能,有一个原则就是,所有营养物质必须均衡,必须全面。打个比方,人就像一个装备车间,所有的零件都必须齐全,食物中各种营养物质就相当于各种零件,有些零件不可缺少,但有的不是必要的,不可乱装。”黎介寿还说,一些开刀的住院患者喜欢喝甲鱼汤来“补身子”,这甲鱼汤是有用的,但其实只有一部分营养物质有用,而不能全面提供患者营养。“基本营养物质有八大类,都是人体所必需的,但不会完全存在某一种食物中。”所以营养的均衡,对患者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营养支持,黎介寿认为,这是未来医疗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跟人必须要吃饭是一个道理,营养支持就好比是医疗发展的必须要吃的‘饭’。”黎介寿还表示,营养支持、治疗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