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遇七年之痒 环保袋成“摆设”

24.02.2016  12:25

  “限塑令”这个词相信不少市民都有所耳闻,从2008年开始,一纸法令将塑料袋推上了风口浪尖。如今,7年过去了,它又成了“焦点”,这次则是因为有不少人认为“限塑令”已经名存实亡。七年之痒之下,限塑令何去何从,为什么塑料袋就是限不住?也许,不同的人群,都有着他们“理所当然”的理由。

  现状

  环保布袋成“摆设

  塑料袋却随处可见

  2008年6月1日开始,国家正式实施“限塑令”,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刚开始的两三年里,环保布袋“风行”,超市商场抽奖的鼓励奖都是环保布袋。正如昨天记者的一位朋友所说:“当年到处都是发布袋的,家里面少说有十几个,一开始也确实拿着它去超市,不过后来好像就越用越少了。

  要知道塑料袋在哪儿最“畅销”,去菜市场就知道了。昨天,记者在探访菜市场时发现,所有人手中几乎都是花花绿绿的塑料袋,偶尔见到个环保布袋,然而,里面装的还是各种塑料袋。

  杂货店、水果店、面包店、饭店,记者发现,不管是去买什么或者去吃什么,只要有东西要带走,用到的还是最普通的塑料袋,限塑令似乎真的离我们渐行渐远,可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各方说法

  菜场摊贩

  成本低 日均用200多个

  昨天,记者来到了大明花园菜场、进香河菜场等菜市场,发现进入菜场的人只有极少数拿着环保布袋。

  一位摊主笑着告诉记者:“基本上都用塑料袋,还有人嫌我给的塑料袋太少跟我吵,我印象最深的就只有一个老顾客,都是自己带菜篮子从来不要塑料袋。

  “塑料袋一叠进价就1块钱,有50个,平均每天用掉5叠,成本也才5块钱,我也不损失多少,也方便买菜的人,干吗不用呢?”摊贩说。

  私营摊主

  必备 做生意得提供袋子

  杂货店、小超市、水果店,记者观察发现无一不提供塑料袋,对于限塑令,他们告诉记者,“曾经严格过,检查过,后来就没人管了。

  一家水果店的摊主向记者直言,自己印象中已经没有买水果不要袋子的顾客了,“你说人家来我们这买几个水果,我们还不给提供袋子,这可能么?这不是找骂么?”他这样说道。

  另一位私营业主告诉记者,刚开始实行限塑令的时候,他响应号召提倡不提供塑料袋,但是还是敌不过现实。

  “后来都是周围市民跟我提意见,嫌我不提供袋子,我总不能跟生意过不去吧,有需求我就得提供。”他告诉记者,这也是无奈之举。

  年轻人

  方便 不可能随身带环保袋

  爱购物的年轻人,塑料袋,他们是否“另眼相看”?

  记者调查中发现,对于平常的进菜场或者逛超市,让他们提着环保布袋,“难于上青天”。

  在南京工作的顾涛说:“我们年轻人经常下班回家顺手买个什么东西,总不能指望天天包里面装个环保袋吧?

  调查中,大部分的年轻人都表示,随身携带环保袋不现实,也不太会从家里拿个环保袋专门去购物,所以,塑料袋自然成了必需品。

  年长者

  实惠 回家还能当垃圾袋

  逛菜场和超市的人群中,大部分是家庭主妇或者老人,他们也成了塑料袋使用的主力军。让记者欣慰的是,在超市中,几乎所有的老年人都手拿环保袋,而不是购买超市的有偿使用的塑料袋。

  然而,在菜场中,这样的场景不再,就算是拿着环保袋,每类菜还是被分装在塑料袋中进入了环保袋,为什么不把所有菜装到一起呢?

  蔡大爷告诉记者,现在摊贩都会主动把每样菜装到一个塑料袋里,而且塑料袋拿回家还可以装垃圾,何乐而不为?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年长者最“实在”,对于超市的收费塑料袋基本都说“”,而对菜场的塑料袋则是来者不拒,回家成了厨房里的垃圾袋也成了它们绝大部分的归宿。

  专家

  找塑料袋替代品太难

  对于网上关于超市靠“出售塑料袋大赚”的说法,沃尔玛超市市场部的钱经理昨天告诉记者,这纯属无稽之谈,只有顾客明确表示需要,收银员才会售卖塑料袋。“大部分人还是会用环保袋的,年轻人要塑料袋的比较多,而且超市提供的是可降解的塑料袋。

  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史军教授告诉记者,限塑令之所以难以实行下去,主要是它的便利性现阶段无法被取代,“塑料袋国外也都在用,它有大量的需求,又便利,让我们回到拿篮子买东西的阶段,不现实。

  他认为:“塑料袋本身是不好限的,我们应该想的是如何取代有污染的塑料袋,推广环保又便利的塑料袋,只有找到了替代品,限塑也就有可能成功了。现阶段来看,所谓有毒塑料袋使用量我相信肯定是大幅减少的,但这还不够,我认为限塑令跟另一项政策是有紧密关系的,就是垃圾分类,当我们做好了这项工作,我认为限塑令就不会是一纸空文。

  对于监管,史教授直言太难,“本身就是小东西,成本低,怎么去监管处罚?从源头上完全禁止塑料袋生产也不现实,只能靠素质和环保理念的提升。”(徐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