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阿婆独养2智障孙子30年:照顾一天是一天

04.07.2015  16:16

  早上六点,阿金又到阳台发呆了。他依然光着身子,披着床单,一头脏兮兮的蓬松长发。

  他的弟弟,29岁的阿江,早不知道跑哪儿去了。阿江每天早出晚归,在村里四处闲晃,只有吃饭的时候才会在家里看到他。遇着他,有人会请他打游戏机,有人会给他买可乐喝。

  这两个憨仔,住在泉州市区城东浔美村。很多年前,村民看到他们还会指指点点议论一番,但如今大家都不这样做了。因为几十年来,只有奶奶郭阿婆独自抚养他们,郭阿婆不喜欢孙子被谈论,大家也就渐渐不说了。

  这是村民们的默契,也是对阿婆的敬重。

  每天,郭阿婆在这个没有灯的老厝里,为两个智障的孙子做饭

   六分大的菜地,阿婆一锄头一锄头开垦

  郭阿婆今年85岁,平时喜欢戴红色头巾,穿花布上衣蓝色布裤,打扮得很精神。

  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不出意料,小孙子阿江又不知道跑哪儿去了,而大孙子阿金还在地铺上呼呼大睡。自从儿媳妇去世后,阿金便不愿意再睡二楼,只肯睡在郭阿婆房间里,并且坚持要睡在地上。

  戴好袖套,郭阿婆将门锁上,准备回老厝。她腰杆笔直,步子走得有点快。路遇去买菜的老厝边,郭阿婆点了下头,稍作示意便离开了。忙碌的一天刚刚开始,她没有闲聊的时间。但还是有厝边叫住她:“叫阿江不要那么晚敲门,吵死人啦。”郭阿婆停了下来,笑着点点头。

  老厝已经坍塌,成了危房,只剩下一个厨房还能用,郭阿婆就在这里为孙子准备一日三餐。

  没有电,没有灯,土灶的火苗一闪一闪,映照着漆黑的墙壁。趁着熬粥的空隙,郭阿婆绕到老厝背后,给刚长出来的菜除草浇水。去菜地的小路,旁边是一座寺庙的围墙,围墙很高,路又窄,郭阿婆每天都要来回几遍。这菜地是她一锄头一锄头开荒出来的。六分大的地里,种了花生、茄子、空心菜、韭菜,还有两棵南瓜。

  村里公厕就在阿婆家对面,两个孙子却怎么都不愿意去那里方便。郭阿婆只好在家里摆放尿桶。怕臭味影响厝边,每天深夜路上没人后,郭阿婆就会挑起尿桶,摸黑走到菜地,把尿倒进大缸里,第二天用来浇菜。可现在,郭阿婆挑不动了,家里的尿桶越存越多,已经有六七个了,她只能先舀到小桶里,再慢慢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