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统计出1937“南京大空战”阵亡将士名录

15.02.2017  16:38

      最近,贵州省人民政府追认原国民党空军飞行员全正熹为烈士。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的学者告诉记者,这位80年前阵亡于抗战中的飞行员,就是牺牲于南京,且埋葬于南京航空烈士墓,英名碑上刻着他的名字。

        据记者了解,市方志办的学者已统计出在南京阵亡的抗战飞行员的名录,并将为这些“远去的飞鹰”撰写生平事迹,结集出版。

        名字镌刻在航空烈士公墓英名碑上

        今年2月初,多家网站转载《贵州追认原国民党空军中队长全正熹为烈士》的新闻。据报道,近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对黔南州人民政府《关于追认全正熹为革命烈士的请示》作出批复,批准全正熹为烈士。

        全正熹生前系原国民党空军第2航空大队14中队中队长,1937年10月24日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贵州省人民政府在批复中明确,全正熹牺牲情节属实,同意追认全正熹为烈士。

        “这则新闻看似和南京没什么关系,但细细考证会发现,全正熹就是在南京上空牺牲的,后来埋葬在紫金山北麓的航空烈士墓。”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的青年抗战史学者胡卓然告诉记者,航空烈士公墓的英名碑上,还能找到“全正熹”的名字。

        寡不敌众在板桥上空殉职

        长期致力于研究南京抗战史的胡卓然,对80年前全正熹阵亡的过程做了还原。全正熹,贵州荔波人,生于1912年11月17日。他体格健壮、秉性刚毅,中学毕业考入贵州陆军军官教导团学习,随即又被保送到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第八期学习。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全正熹决定航空救国,转而改学飞行,考入中央航空学校,被编为第二期学生。1934年2月,全正熹学成毕业后,先是留校担任准尉本级见习员,半年后升任少尉本级助教。从1935年12月起,他又陆续被提拔为空军第1队少尉上级分队长和空军第9队中尉本级副队长。

        1936年10月,空军第14队成立,全正熹任该队中尉本级队长,该队装备的是诺斯罗普轻型轰炸机。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从8月起,全正熹率领全队人员先后转战津浦、津沽、淞沪等地战场,对日军部队和军事目标实施轰炸,尤其在10月12日、16日和18日的三次轰炸中,他驾机分别给日军塘沽码头、上海机场、浏河口日军舰船以沉重打击。

        10月24日上午,全正熹奉命驾驶刚刚修复的一架诺斯罗普轻轰炸机(座机号902)从山东济宁飞往南京报到。当天中午11时30分,当他抵达江宁上空时突然遭到日军五架战斗机突袭。以一架轰炸机对付日军五架战斗机断无可能,但他仍然沉着冷静地驾驶飞机试图摆脱,但因与陆地航空站失去联系,全正熹在缺乏救援的情况下,于板桥上空被日机击落殉职,年仅25岁。1941年7月14日,全正熹被追晋为空军上尉。2015年8月24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就有全正熹的英名。

        专家统计在南京阵亡飞行员人数

        据史料记载,1937年8月15日至12月13日南京沦陷之前,面对连续空袭南京的日军航空兵,中国空军进行了持续近四个月的“空中南京保卫战”,一批航空烈士壮烈牺牲。同时,一批轰炸机飞行员以南京为基地,出击空袭即将进攻南京的日军,也有多人殉职于南京上空。

        “‘空中南京保卫战’里阵亡的中国空军飞行员都是‘远去的飞鹰’。可惜的是,由于史料匮乏,他们的英名和事迹长期没有被完整统计。此前一些记录也多有错讹。”胡卓然说。

        从2014年开始,市方志办组织专家和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有关统计和史料整理。著名军史作家胡博也作为特约作者参与其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抗战飞行员在南京阵亡的情况和有关事迹已被基本整理出。

        胡卓然介绍,1937年8月15日至12月13日南京沦陷之前,中国空军为了保卫南京领空阵亡的人员共计11人;在南京范围失事殉职的人员共计11人;另有两人驾驶飞机返回南京时遭遇日机袭击而阵亡。

        将出书纪念这些“远去的飞鹰

        一些此前鲜为人知的史料也被挖掘出来。1937年12月1日牺牲于南京溧水上空的航空烈士敖居贤,其后人多次联络南京市方志办,希望了解敖居贤阵亡当天的更多资料。

        胡卓然等学者经过多方努力,终于找到有关记录:1937年10月下旬,驻南京的中国空军历经多次战斗后损失严重。南京一度仅仅剩下了敖居贤、罗英德、董庆翔、张若翼四名飞行员。12月1日,号称日军航空兵“四大天王”之一的潮田良平带领日军飞机空袭南京,敖居贤和战友迎击日军于南京郊区溧水上空,不幸被击落牺牲。

        据悉,南京市方志办正在和特约作者一起详细编撰各航空烈士的传记和事迹,计划在今年纪念南京保卫战80周年之际汇集成书出版。(于峰)

来源:  金陵晚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