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阳光照进每个留守流动儿童心中

08.05.2015  19:17

河南省通许县大学生志愿服务。

重庆市垫江县牡丹花蕾心理服务小分队队员正在与留守儿童谈心。

全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总结暨培训会议。

培训各地有关工作人员。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已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5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其中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达2342万,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38.37%,比2005年的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757万,增幅达47.73%。

另据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全国31个省区市均有一定数量的流动儿童,而且在少数几个省份高度集中。

流动儿童最多的省份是广东,占全国12.13%,规模达434万。数量较多的浙江、江苏两省都超过200万人,四川、山东、河南、福建的流动儿童也都超过150万人。流动儿童最多的这7个省份占全国流动儿童百分比之和为45.71%,人数之和达1637万人。

在上海市,每10个儿童中就有4个是流动儿童,北京市和浙江省每10个儿童中有3个是流动儿童。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西部地区的流动儿童在当地城镇儿童中所占比例也异常突出,如宁夏、新疆、青海和贵州分别高达41.76%、41.50%、35.79%和34.43%。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不容乐观,其所存在的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农民工子女的在乡留守儿童和进城流动儿童,这个庞大群体的生存和成长状况,对于中国今后几十年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会产生直接和深远的影响。从维护儿童权利角度看,这个群体无论是进城的还是在乡的,都处于多种不利的结构之中,其教育、心理、健康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为留守流动儿童撑起一片关爱的蓝天

从2011年起,全国妇联就联合教育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综治办等相关部门全面启动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至今,在19个省区市确立了40个示范试点市县区。几年来,全国妇联及主办部门加强对试点工作指导,召开了工作推进会,开展了诸如督导调研、骨干培训、课题研究、专题研讨、社会宣传、抽查评估等工作,确保试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那么,今年各试点地区在做什么?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总结暨培训会上,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40个示范试点地区全部成立了由当地党政领导任组长,妇联、教育、民政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将对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纳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儿童发展规划中,初步形成了“党政统筹、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家庭尽责”的工作格局。有的地方还在机构专设、人员专配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如河南省通许县在县一级成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专门调配4个事业编制;在乡镇建立留守儿童工作站,每个站点专配2名专职工作人员;在乡村社区建立“爱心家园”,每个家园配备1名管理员。这就从组织领导、机制机构、人员经费上为开展关爱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是完善了监督考核机制。各试点地区都将对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纳入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实绩考核范围,按照全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测评指标开展自查评估。上海市闵行区还专门邀请了第三方对试点工作进行专业性评估,增强了评估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各试点地区普遍建立了台账、电子档案等,动态监测留守流动儿童状况。湖南省、山东省德州市、贵州省息烽县还建立了留守儿童信息网络数据库,广东省中山市、江苏省常州市等地建立了集信息登记、权益保护、救助服务、部门管理等功能一体化的共享信息系统,为做好关爱工作提供了重要基础。各试点地区普遍设立了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专项经费。江西省于都县、重庆市涪陵区、四川省大竹县除了将关爱工作纳入财政预算外,每年还从妇女人均一元钱中拿出部分经费用于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地方财政共投入约4亿元人民币,为开展试点工作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

留守流动儿童最需要什么?

公平均等”,这是流动儿童在与城市中其他孩子共处,能够有尊严地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上海市妇联副主席刘琪对记者说:“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有尊严地与同龄孩子共同成长,上海市做到了其家长有居住证的,孩子可以就近上学;没有居住证,但是有临时居住证,且交社保金已满3年的,孩子也可以就近上学。上海市流动儿童有百分之七八十都进了公办学校,有百分之二十左右进了民办学校。凡是进民办学校的流动儿童,政府都给予补贴,加之社会的许多赞助,学习条件也都很好。

解决流动儿童问题,重点在解决同城共享义务教育上。现在全国各试点地区贯彻以公办学校为主、流入地为主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使公办学校接受流动儿童的比例都有所提升,有些地区已达到100%。为做到同城共享公共文化资源,各地依托遍布城乡的妇女儿童之家、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开展社区文化活动,通过让孩子们参与活动,增强这些孩子在城市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北京市朝阳区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配送体系,最大限度保障流动儿童享有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上海市闵行区制定了包括流动儿童在内的0~6岁儿童保健服务工作方案,2014年流动儿童接种疫苗占全区接种服务量的69%。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台,为流动儿童进行营养指导和生长发育监测服务。围绕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大部分试点地区都针对农民工的实际需求探索实行了积分管理制度,这些政策措施为流动儿童平等享有公共资源,更好地融入城市创造了良好条件。

留守儿童需要亲生父母的爱护。为了让尽可能多的父母回到留守儿童身边,各试点地区纷纷出台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如山东省泗水县实施“归燕工程”,政府买单为1.5万名留守儿童家长进行创业培训。湖北省英山县加大对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大力推动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落实,扶持妇女自助创业,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数量,使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的比例从48%下降到23%。

留守儿童需要社会更多人的呵护。为了使留守儿童生活有人照顾,安全有人保障,亲情有人呵护,各试点地区开展了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结对帮扶、邻里互助等大量富有实效的关爱帮扶活动。特别是各地加强对特殊困境留守儿童的帮扶,加强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自护教育。如重庆市垫江县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专门组建了心理服务小分队,心理咨询服务覆盖全县儿童之家。江苏省宿豫区围绕留守儿童法制安全教育,开设了“法律兴趣课堂”,推广“普法七字歌”,强化了留守儿童安全自护意识。注重活动形式创新,一些地方开展了留守流动儿童圆梦计划,免费为孩子们开设口琴班、声乐班、绘画班、舞蹈班,通过艺术教育提升孩子们的自信心。

留守、流动儿童需要“”的网络陪护。各试点地区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互衔接的关爱网络。针对留守儿童,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并配备心理和生活辅导老师,通过建立儿童活动室、乡村少年宫等,丰富儿童课外生活,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的温暖。目前全国已建乡村少年宫3万多个。针对流动儿童,各地妇联组织整合资源,依托社区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儿童之家、儿童快乐家园等关爱服务阵地,组织开展亲子互动活动,为儿童提供生活托管、心理咨询等服务。目前全国已建11万多个儿童之家,其中试点地区新建关爱服务阵地1万多个。此外,各试点地区依托家长学校、家庭教育网站、新媒体等,通过开展家庭情景剧展示活动,实施“空中课堂”“伴随成长”公益项目,大力宣传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加强对留守流动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有力提升了家长的监护意识和能力。有关调查显示,留守流动儿童家长现在越来越重视子女的家庭教育了。

各地已经形成了关爱帮扶的不同模式

现在,全国各试点地区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作的有效模式。如湖北省崇阳县探索建立了“学校托管+社区站所服务+社会共育”培养照顾管理模式,使留守儿童离校不离教。湖南省韶山市探索建立“网格化管理”模式,把全市所有行政村划分为168个网格单位,及时摸排留守儿童动态信息,及时开展关爱帮扶,有效避免留守儿童管理服务真空现象。广东省中山市建立“社工+志愿者”模式,购买专业社工为社区儿童和家庭提供支持和服务。安徽省怀宁县发挥留守妇女互助作用,统筹解决留守妇女儿童及空巢老人问题。陕西省石泉县通过建立学校留守儿童成长中心、村社区儿童校外活动中心、社会化托管中心,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生活抚育和校外管护问题。这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总结推广,使更多的留守儿童和家庭切实受益。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总结暨培训会议上,就如何开展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试点工作,全国妇联副主席赵东花认为以下四点应加以坚持:即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集中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坚持关爱行动常态化长效化,努力营造全社会关爱儿童的浓厚氛围;坚持学校、家庭、社区相衔接,形成互通联动的工作机制。她认为试点工作之所以取得成绩,是因为有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国家教育、民政等相关部委的指导,有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协同推动,有来自全国民众的关爱队伍的辛勤努力,这些都是试点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

我国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正在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举家融入城市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但同时一些城市特别是一些大城市,由于多种因素限制,在接纳流动人口方面还面临着许多困难,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由此衍生的制度、法规、政策等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改变,开展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有效解决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任重而道远。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都将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作为重要的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指出要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明确由民政部牵头此项工作,教育部、全国妇联是责任单位,这是中央关于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部署和最新职责任务分工,为今后一个时期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妇联组织在推进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作中主动作为,已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家庭的充分肯定。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妇联及各级妇联组织仍然会把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作作为儿童工作的重要主抓内容,目的就是要让阳光普照每个留守流动儿童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