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共谋科学减灾良策 营造依法应对氛围

12.05.2015  17:40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按照国家减灾委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5月11日至17日,将在全省范围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科学减灾依法应对”。当前,我省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时期,防灾减灾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面对日趋严峻的灾害风险形势,必须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提升全省防灾减灾能力。

      科学减灾依法应对

      努力提升全省防灾减灾水平

      江苏省减灾委员会

      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转型,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叠加呈现,发生频率、产生原因、发展规模都在深刻变化,对全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防灾减灾新形势、新任务,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事关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基础工程。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全面加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依靠现代科技

      提高灾害防范能力

      古代社会对灾害实质的认识往往带有迷信的色彩,认为灾害是超自然力量的结果。而今,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入,现代科技在抗击汶川地震灾害等重大救灾场合大显身手。这些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要大力支持防灾减灾基础研究,进一步加强应用技术研发和成果应用,推进“科学到技术、技术到能力、能力到服务、服务到效益”的转化,促进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

      加快防灾减灾科技创新发展。防灾减灾科技涉及基础科技、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融,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防灾减灾科技还有很大的创新发展空间。要研究完善扶持政策,积极整合科技资源,引导和带动院校、企业、社会组织共同推进防灾减灾科技创新发展。针对我国、我省防灾减灾的迫切需求及科技支撑环节存在的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和相关学科建设,有效提高防灾减灾的科技支撑能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和应急演练,全面提高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加快防灾减灾科技推广应用。任何科学技术的成效,都要体现在应用价值上。要加大防灾减灾科技投入,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加快通讯信息技术、减灾工程质量探测技术、防灾建筑技术、GIS空间分析技术、遥感动态监测技术、GPS精确定位技术的应用,使灾害管理实现“监测—评估—预测—预警—应对”的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和科学化,提高灾害管理水平。聚焦重点领域,集中力量研发一批先进适用的防灾减灾关键技术和装备,大力提高防灾减灾效率,减少灾害损失,降低资源消耗。

      加快防灾减灾科技工程建设。要积极利用建设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的契机,建立覆盖全区域的防灾减灾信息平台、灾情信息数据库和防灾减灾联动系统,提高灾害信息采集和处理水平,为群众防灾、避灾、抗灾赢得宝贵时间,为政府科学制定灾害防范和应对措施提供翔实信息。主动对接即将制定的国家防灾减灾“十三五”发展规划,合理规划我省防灾减灾重大科技工程,加大项目投入,切实加强防灾减灾科技基础能力建设。

      依靠法律法规

      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首提“四个全面”,宣示治国理政全新布局。在“四个全面”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根本保障。加强防灾减灾法制体系建设,依法提高灾害应对能力,可谓正得其时。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法制体系。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防灾减灾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及气象灾害防御、地质灾害防治等法规,我省也出台了防震减灾等一些单方面的法规。但不可否认的是,现有的防灾减灾法制体系还不够完善。要紧密对接国家立法进程,对现有的防灾减灾法规规章进行梳理,加强综合法规建设方面的研究,推进地方立法工作。要通过立法明确不同主体的防灾减灾责任,如政府与社会的责任、不同政府部门的责任等,形成权责明确的法制体系。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介,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大防灾减灾法制宣传,不断增强全社会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的防灾减灾观念。

      依法强化防灾减灾责任。防灾减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分清责任,落实分工,督促相关主体认真履行特定职责,才能确保防灾减灾工作有序推进。要健全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灾害分级管理、属地管理为主”的防灾减灾体制,真正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坚决落实防灾减灾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将防灾减灾规划项目实施、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作为绩效考核指标。对灾害易发地区、多发行业要开展经常性检查督促,做到警钟长鸣。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重大灾情的责任人要依法严肃处理。

      切实加强防灾减灾工作规范化建设。防灾减灾牵涉因素杂,涉及部门多,只有规范运作,才能做到统筹协调、高效运转。要切实将防灾减灾标准建设纳入政府灾害管理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灾害监测预警、灾情统计会商、灾害损失评估等方面的各项标准,确保各项工作有规可依。要运用现有科技方法和手段,对灾害风险进行严密监测,对相关灾害信息进行鉴别、分类和分析,形成预测报告;依据现有法律法规实现信息共享;根据行业专业技术标准,及时启动灾害预警响应或应急响应,实现“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

      依靠改革创新

      提高灾害应急保障能力

      防灾减灾是一项专业性强、社会敏感度高的工作,在信息保障、人力资源保障、物资保障和资金保障方面都有着特殊的要求,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建立与之适应的保障体系。

      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物资保障体系。防灾减灾物资保障体系是一个整合多个部门、多种资源的管理系统,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要素。要加强防灾减灾物资保障信息平台建设,将防灾减灾物资目录和标准、物资储备规划、物资仓储布点、物资生产和物流运输企业名单等都纳入信息系统,实现各种物质和人力资源的精确统计、定位和调度,避免过度、重复的物资储备和功能重叠。要积极引入社会化的防灾减灾物资保障方式,与具备一定资质的生产企业、物流企业、超市等签订合作协议,动员各方力量提高物资保障能力。

      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生活保障体系。灾害发生后,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房住、有医疗保健,学生有学上,都是政府要切实保障的重要民生问题。必须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迅速核实灾情、评估灾害损失,在掌握真实灾情的基础上,科学安排政府和社会防灾减灾资源,最大限度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要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灾害发展形势、灾害救助开展、接收社会捐赠等情况,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及时、合理、高效地开展受灾群众生活保障工作。

      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民生保险体系。在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结构分化重组的新形势下,将政府公共政策和市场资源配置相结合,建立适应新形势、新常态的防灾减灾运行机制势在必行。要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探索推动防灾减灾民生保险制度,作为应对灾害风险的一种重要市场形式,作为政府救助的重要补充。南京、无锡、常州、苏州、泰州、镇江等市实施城乡住房灾害保险制度,显著提高了救灾效率,进一步减轻了受灾群众的经济损失,值得推广借鉴。

      防灾减灾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是重要的民生工作。各地要将防灾减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修订完善应急预案,认真排查灾害风险隐患,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演练,着力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各级减灾委要切实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督促各相关部门认真履行防灾减灾职责,整合各方资源,形成防灾减灾合力,努力提升防灾减灾工作水平。

      构筑现代化防灾减灾四道防线

      今年是我国设立防灾减灾日的第七个年头,江苏省减灾委以“现代民政”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建设,积极整合防灾减灾资源,注重发挥各级减灾委的综合协调作用,大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深入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不断完善减灾救灾仓储体系,努力实施自然灾害民生保险。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新作为,增强了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升了全社会综合减灾能力,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筑起一道道防线。

      宣传防线:

      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某小学突然拉响警报,广播里传来火灾紧急避险通知;所有居民迅速撤离至社区避难场所,消防官兵赶到现场灭火,数百名“灾民”得到有序安置……这是近几年来,省内各社区经常上演的演习一幕,地震、火灾等场景都是演习内容。各级灾害管理部门通过组织经常性的防灾减灾演练,制定演练预案和完善方案,让人们熟练掌握科学逃生本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连续几年来,省减灾委都在5月12日前后举办“防灾减灾日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去年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期间,全省各级减灾委认真动员、科学部署、积极行动,全省发布防灾减灾公益短信1058万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余万份,组织模拟演练600多场次,开展广场宣传活动1000多场次。

      经过7年来的持续努力,各级减灾部门正将法制理念和科学思维贯穿防灾减灾救灾的全过程。各级减灾部门不断丰富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充分利用媒体,发挥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的警示作用,向社会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务工人员、工矿企业职工等普及灾害风险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切实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社区防线:

      创建304个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如何增强,家门口的防灾减灾公共设施建设是否到位?全民性的防灾减灾工作,着力点就在社区。

      根据《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和《江苏省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要求,全省各级减灾委将综合减灾工作纳入“江苏省现代民政示范县(区)”考核目标,不断加大“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力度,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深入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有304个社区创建成“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2014年,南京市玄武区红山街道墨香山庄社区等80个单位被国家减灾委授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镇江市分类做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的经验做法,被《中国社会报》头版专题报道。江苏省减灾办安排福彩公益金182万元用于创建补贴,促进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和长效管理的开展。

        保险防线:

      科学救灾民生险来帮忙

      4月28日晚,苏州市吴中区多地遭受风雹灾害袭击,居民房屋等因灾损失巨大。次日,承保保险公司会同民政部门迅速组成15支核灾工作小组赶赴各地,核查灾情损失,讲解保险政策,稳定居民情绪。目前,受灾地区社会稳定,理赔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台风、地震,墙倾屋塌、家破人亡……江苏经济发达,财富相对集中,一旦发生大的灾害,将会给人民群众造成重大损失。当遭遇严重天灾时,居民救灾重建的钱从哪里来?完全靠政府输血式救助,已不能满足灾民及时重建家园、快速恢复生产生活的需求,他们有可能被迫陷入更深层的贫困循环。

      去年以来,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泰州等市及徐州市铜山区转变观念,争取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引导社会参与灾害风险分担,推进城市、农村住房灾害保险,提升灾害救助保障能力。2014年,以上7个地区投入城市、农村住房灾害保险经费6080万元,因灾理赔7232次,保险公司赔付灾害损失3032万元,拓宽了灾害救助资金补偿渠道,减轻了受灾群众的灾害损失,探索出了防灾减灾新路径。

      减少灾害损失,多了一道抗御风险的“防护网”。南京市、苏州市通过福彩公益金等政府投保方式,率先在省内实现自然灾害民生保险全覆盖;常州从福彩公益金中支出300多万元参加自然灾害商业保险,已有230多万居民参保。

      政府“投小钱”,群众“获大利”。无锡市民生系列保险实行政府全补助,为所有户籍居民每户投保6元,一般居民受灾最高可获住房保险理赔3.6万元,特殊困难家庭可获翻倍赔偿达7.2万元。

      引入社会化保险后,防灾减灾的工作机制也有很大改变。在无锡,居民受灾首先向保险公司报案。保险公司第一时间到现场查灾核灾、拍照取证、造册登记,几个工作日内就能发放理赔,并将精确灾情提供给民政部门,成为政府进行救助的依据。“政府加市场”的新型救灾救助机制,更专业、更高效、更透明。

      “农房险”等天灾险的外延和内涵正不断扩展。无锡正通过政府投保一部分,吸引个人和社会再投保一部分,形成资金的良性循环。苏州正尝试将投保范围扩大至涉农产业。

      用政策性资金引导市场化投保,培育群众参保意识,兜住幸福底线,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路径。

      联合防线:

      健全综合减灾协调机制

      去年,由江苏省减灾办牵头,协调省国土资源厅、省农委、省水利厅、省民政厅、省气象局、省地震局、省海洋渔业局等6个灾害管理部门,建立了江苏省减灾委成员单位灾情会商机制和联合查灾机制,出台《江苏省自然灾害灾情会商制度》,实现了多源灾情信息共享。

      组成联合工作小组后,先后两次深入灾区一线联合开展灾情收集、核查、分析、评估等工作,召开灾情会商会议,共同撰写了《2014年江苏省自然灾害应对工作总结评估和2015年江苏省自然灾害发生趋势分析报告》,为江苏省政府分析灾害发展形势、制定灾害管理政策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