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防”字背后的艰辛:烈日下,消防监督员在奔波

08.08.2015  02:59

  “防患于未然”这句话家喻户晓,然而一个“防”字背后包含着大量艰辛和努力。高温烈日对消防工作和消防监督员而言,则更是“烤”验。

  周俊是苏州市消防支队太仓大队一名消防监督员。

  7月29日,烈日当空,最高气温达37摄氏度。早上上班后不久,周俊和同事就一起赶到了辖区一家敬老院,今天区民政局将对这家敬老院进行安全检查。在敬老院厨房门口,周俊随机抽查了一个灭火器,发现罐体破旧、锈蚀严重。“灭火器放在窗口或楼梯口,日晒雨淋,罐体很容易锈蚀、破损,一旦受到磕碰或者高温还会发生爆炸。”转眼间,一个小时快过去了,他现场填写了相关文书,并督促敬老院负责人尽快整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

  随后,周俊又来到附近一家重点单位。这家单位前几天才来过,只是面对连日来的高温天气,周俊还是有点不放心,他想看看前几天发现的隐患有没有消除。走进单位大院,他直奔厂房内几处消防设施存放处,反复确认已经整改完毕才走开。离开前一再叮嘱该单位相关人员,注意合理用电,加强自查自纠。

  走出这家单位时,室外地表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周俊已是汗流浃背,全身几乎湿透。“高温天气,单位的防火意识可能会有松懈,这个时候我们只有不时上门唠叨几句,才可能消灭火灾苗头。”周俊说。

  下午上班后,按照工作安排,周俊准备继续开展检查。这时大队的火警铃声突然响起,广播中传来“沙溪镇大木桥路的一家单位厂房发生火灾……”他迅速换上厚重的战斗服,和战友们一起赶赴现场,因为周俊也承担着火灾调查任务。周俊在现场先是协助指挥扑救,大火被扑灭后,又立即开始火灾调查。坍塌的厂房、庞大的受灾面积、乱七八糟堆放的杂物给火灾调查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火场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现场的热度仍然没有散去,周俊在高温的“烘烤”下认真勘察现场,一寸寸地搜寻着线索。

  16时已过,周俊走出火场,被汗水浸湿过的脸庞上留下了几条黑黑的指印,衣服也是黑乎乎的。返回单位后,他立刻取出在火灾现场找到的各种“线索”,仔细核对,最终确认了一条有价值的线索。“火灾调查工作必须第一时间进行,高温天气也不能例外。”周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