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阜宁:立春时节“打春牛”传承民俗年味浓

05.02.2016  11:52

   

  “打春牛”迎新春活动现场

   新华网南京2月4日电(陈刚 赵金君 陈志)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日”,在江苏阜宁庙湾古城里人头攒动,一场热热闹闹的“打春牛”农耕民俗正在展演,让十里八乡群众欣赏到了在阜宁当地农村流传千百年的立春农耕习俗,更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在现场,身着古代服饰的执礼官主持祭祀:“迎来芒神,鞭打春牛,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四打六畜兴旺,五打万事大吉、六打天下太平”……随着执礼官的声音,古代县官们带着乡民围绕春牛,执鞭打牛,台下观众纷纷叫好,礼毕之后,台上演员们把春牛肚子里的阜宁大糕等谷物、糖果、糕点分散给台下观众,祈福大家来年步步登高,都有一个好生活。 “打春牛”又叫“鞭春仪”、“迎春礼”,是中国农耕文化中历史最悠久的礼俗之一。一百年前,还普遍流传于苏北等许多地区。用彩鞭鞭打春牛寓意来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提醒人们春耕即将开始,莫误农时。在古代,立春当日,各地的官吏要率全县百姓,盛装出行,迎请芒神春牛。礼官在南城门县衙前,持五彩鞭 鞭打春牛牛。“打春牛”有着很多美好的寓意,如:打去冬日的懒惰,迎来新春的生气,鼓励人们积极工作,努力奋斗。

   春节逐渐临近,热热闹闹的“打春牛”民俗表演更让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许多市民自发参加立春祈福的礼俗仪式的表演,在台下观看民俗展演的市民更是等着抢春牛肚子里的谷物糕点,希望来年幸福安康。在现场,自发参加打春牛活动的市民陈云告诉记者:“今天来参加这个打春牛活动就是能希望讨一个好彩头,希望来年事事顺利”,观众黄松奇说:“打春牛这个习俗以前在我们阜宁乡村已经流传了千百年,今年以打春牛的习俗迎接新春,我觉得更有年味”。

   近年来,阜宁县对以“牛歌、打春牛”等农耕文化进行抢救性挖掘、传承、创新,从2009年以来,阜宁县连续举办了五届牛歌大赛,“牛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阜宁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牛歌之乡”,牛歌文化也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随着历届牛歌大赛的举办,牛歌已经成为阜宁最重要的文化特色,为了保护传承发展牛歌文化,在2015年底举办的国际牛歌会上,阜宁向全球征集牛歌音乐作品,近期还计划开展30场专场牛歌惠民文化巡演,把以牛歌为代表的的农耕文化不断传承、发扬、创新。如今,牛歌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牛歌为代表的农耕文化不仅成为阜宁县重要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而且成为了国际民间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