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阜宁“打春牛”迎新春 叫响“牛文化”品牌

06.02.2017  18:36

  中新网南京2月5日电(记者 谷华)“迎来芒神,鞭打春牛,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四打六畜兴旺,五打万事大吉、六打天下太平……” 2月5日上午,江苏阜宁庙湾古城广场上人头攒动,“打春牛”大型民俗展演在这里热闹上演,让群众大饱眼福。

  在活动现场,“打春牛”共分为迎春出会,说春劝农,鞭春祈福,全民欢庆四个篇章,鞭春牛是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在执礼官的主持下,古代县官们带着乡民围绕春牛,执鞭打牛,台下观众纷纷叫好。礼毕,演员们把春牛肚子里的阜宁大糕等谷物、糖果、糕点分散给台下观众,祈福大家来年步步登高,都有一个好彩头。

  “打春牛”又叫“鞭春仪”、“迎春礼”,是中国农耕文化中历史最悠久的礼俗之一,用彩鞭鞭打春牛寓意来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提醒人们春耕即将开始,莫误农时。鼓励人们积极工作,努力奋斗。

  “打牛鞭就很有讲究,它长二尺四寸,代表的是二十四个节气,也代表着时间,同样他有五种颜色,五种颜色代表五个方位,东南西北中和物质金木水火土,整个的宇宙万物、时间空间,用它在立春这一天鞭打春牛,就是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像打牛鞭这样的细节和内涵都是从《阜宁县志》的文字记载中发现、还原、重新编排打造的。”阜宁县文化馆副馆长许红雁介绍说。

  “很新鲜,值得一看,特别是年轻人看了对文化弘扬和传承有了更深的感受。”在现场观看演出的市民曹霞说。

  近年来,阜宁县对以“牛歌、打春牛”等农耕文化进行抢救性挖掘、传承和创新,着力打造“牛文化”品牌,从2009年开始,连续五年举办牛歌大赛阜宁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牛歌之乡”,牛歌文化也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随着历届牛歌大赛的举办,牛歌已经成为阜宁最重要的文化特色。如今,牛歌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足准备。

  以“牛歌、打春牛”为代表的农耕文化不仅成为阜宁县重要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而且成为了国际民间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完)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