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县抗灾救童幼儿教师群体获最美幼教特别奖

08.09.2016  21:37

        “龙卷风突然来袭,阜宁县南湾小学幼儿园、陈庄小学幼儿园和计桥幼儿园的教师们,用一双双有力的臂膀坚强地护住一个个幼小的躯体……

        9月7日下午,“感动江苏教育人物——2016最美幼儿教师”表彰仪式在南京举行,阜宁县抗灾救童幼儿教师群体获得“2016最美幼儿教师”特别奖,10位在幼教岗位上甘于奉献的“孩子王”获得“最美幼儿教师”荣誉称号。“最美幼儿教师”美在哪儿?记者随机采集了几位获奖者的故事。

        她们像妈妈一样守护孩子

        6月23日,阜宁县遭遇龙卷风突袭。昨天下午,那场灾难过去已有两个多月,但听着阜宁县南湾幼儿园园长李玉红的亲历讲述,仍感到惊心动魄:

        6月23日下午两点多钟,我正在教大班25个孩子学画画。突然,窗外黑云压顶,紧接着就刮起了狂风。一时间,雷鸣电闪,不时伴着瓦砾、树木、建筑物倒塌的声音。更可怕的是,这时电也停了,教室里一片昏暗。从没见过这种情景的孩子们,吓得乱成一团,有的孩子大声哭起来,有的孩子开始吵着要妈妈。此时,我虽然心里也很紧张,但面对孩子,我还是大声说:“不要怕!红老师在呢。”话音刚落,我明显感觉到地面、教室、桌子都在剧烈晃动。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地震了,立即大声对孩子们说:“不要乱跑,手拉手钻到课桌下面。快点、快点……”当25名孩子都钻进桌子下面时,我又赶紧掏出手机给隔壁班级的两名老师打电话,交代她们迅速让孩子手拉手,躲到桌子下面。

        可能是被窗外骇人的景象吓坏了,班上长得最高的小杨金突然从桌子下面钻出来,一边扑向我,一边哭着喊着:“我要奶奶,我要奶奶。”就在此时,瓦片从窗外直飞过来,“”的一声,窗户玻璃被打碎,碎砖瓦砾、玻璃碎片一齐飞进教室。我赶紧冲上前将她搂在怀里。“快,都集中到老师这儿来!”我一边护着小杨金,一边让孩子们挪向相对安全的第二排课桌。

        狂风从校园席卷而过几分钟后,外面终于安静下来。经检查,3个班65个孩子,除了5个受了轻伤外,其余都安然无恙。

        事后,大家都夸我当时多么勇敢和顽强。而我想说的是,那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本能,像妈妈一样守护孩子的本能。

        “大把的爱”给了山区孩子

        在盱眙县仇集镇中心幼儿园老师和家长眼中,80后园长纪巧获得“最美幼儿教师”当之无愧。

        仇集幼儿园70%的孩子是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纪巧像母亲般关爱着这些孩子。一天傍晚,孙雨轩小朋友扭伤了脚,还没去医院就被爷爷接回了家。外出开会回来的纪巧听说后,怎么也放心不下,立即赶到孙雨轩家中,带他到医院检查,确诊未伤到骨头后她才放心地把他送回家,而当她回到自己的家时已接近凌晨1点。

        纪巧班上有几张上下铺,为了确保孩子安全,她每天都要爬到上铺,在床栏上系好安全带;换牙的幼儿咬不动水果,她就把水果切成小块让孩子吃。而对自己的儿子,她却鲜有时间照顾。儿子上小学后,家人希望她能够调到离家近点的幼儿园,方便接送孩子,她纠结良久后还是选择了“不走”,把接送孩子的担子留给了家人。

        山区幼儿园缺少充足的教具,纪巧就地取材开发另类教具、玩具:把干草做成草垫,孩子们在垫子上尽情地翻跟头;山里的竹子做成独轮车,孩子们喜笑颜开;以往单调蹦跳的早操加入玉米棒、竹竿、木棒,孩子们热情高涨……由她精心设计的“比数目”“举数卡”“小雨找朋友”等十几种游戏,成了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流行节目。

        孩子们喜欢叫她“老师妈妈

        左腿残疾的如皋市吴窑镇中心幼儿园教师郝霞,走路一瘸一拐,但这并没有妨碍她成为“最美幼儿老师”。在幼教岗位上,她已站了21年。

        工作之初,因为幼儿园人手紧张,中午在班老师要到厨房为孩子们领取餐具和饭菜。当时郝霞的班级在三楼,由于左腿使不上劲,负重后走起路来更加吃力。一次下雨,郝霞拎着饭菜好不容易从50米开外的食堂走到教学楼一楼转角口,刚想停下来擦擦脸上的雨水,不想脚下一滑,汤桶里打翻的热汤泼在她左腿上,钻心地疼。她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抹去眼角的泪水,转身又挪向食堂,她不想因为自己而让孩子们喝不上汤。

        每逢班上排练舞蹈节目,由于腿不方便,郝霞会把自己的设计理念、意图说给配班老师听,让配班老师帮忙。而布置教室时,她会忘记自己腿脚不便,投入地爬上爬下,因此多次从高处摔下。

        子欣小朋友从两岁开始就跟着奶奶生活。奶奶身体不好,又要忙农活,放学常常不能及时来接她。看着其他孩子放学后像小鸟一样飞进家人怀抱,子欣总是焦灼不安地捏着衣角,巴望着奶奶出现。见此情景,郝霞总会拉着孩子的小手,陪她看图书、搭积木,直到孩子奶奶赶来。一天,子欣突然趴在郝霞耳边轻轻地说:“郝老师,我想叫你老师妈妈。”那一刻,郝霞的心被融化了。

        在郝霞班上,想叫她“老师妈妈”的,不是一个两个孩子。郝霞也很喜欢孩子们这样叫她:“这说明孩子感情上跟我没有距离。”(蒋廷玉)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