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社会更文明

23.04.2015  08:34

  今天是首个江苏全民阅读日,也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以“阅读,让社会更文明”为主题的第十一届江苏读书节拉开了帷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2月视察江苏时向我们发出了“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动员令,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建设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要求我们明白“造烛求明,读书求理”的道理,强调领导干部要“多读书、读好书”。社会文明程度高,全民阅读是重要基础。国民阅读量逐年增加,是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

  阅读是个体行为,更是社会文明传承的纽带。阅读,可以引导人们获取知识、涵养精神、增长才干,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读书不仅决定个人的修养和境界,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和文明程度。一个充满了书香的社会,将更加摇曳生姿、健康和谐,更加富有创造活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认真研究新时期人民群众阅读需求特点,努力把各项阅读活动融入群众生产生活,激发阅读热情,养成阅读习惯,形成人人愿意读书、主动读书的社会引导机制,让阅读成为江苏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特质,推动书香江苏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书香像阳光一样洒满江苏城乡的每一个角落。

  近年来,我省全民阅读工作和书香江苏建设展现出创新突破、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部促进全民阅读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标志着书香江苏建设进入依法推进的新阶段。首个江苏全民阅读日前后,全省各地将举办400多项阅读活动。我们希望这些活动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用阅读提升素养、激发创意,加强精神建设、推动人的现代化。我们希望所有江苏人,都能够多读书、读好书,多读经典名著,加强深阅读、人文阅读,积极参与各项读书活动,分享读书心得,借鉴读书经验,提高阅读水平。我们更希望各级政府部门,以敢于担当的精神,切实履职尽责,加快构建现代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推进全民阅读和书香江苏建设迈上新台阶,打造江苏样本,交出满意答卷,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作出新贡献。本报评论员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