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日志|国资委、央企6月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7起

18.07.2017  10:02

  [媒体关注]

新华社:国资委、央企6月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7起

  记者17日从国务院国资委了解到,今年6月份,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各级纪检监察机构严肃查处了5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处理94人(含党纪政纪处分61人)。

  其中,违规公款吃喝问题8起,处理11人;公款国内旅游问题8起,处理14人;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问题9起,处理9人;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问题5起,处理9人;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10起,处理16人;大办婚丧喜庆问题7起,处理7人;提供或接受超标准接待等其他问题10起,处理28人。

  根据公开信息,今年上半年,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各级纪检监察机构累计严肃查处了42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

 

人民日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不力被问责 中央纪委曝光六起典型案例

  日前,中央纪委公开曝光6起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力被问责的典型案例。这6起典型案例是: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县委书记沈军、纪委书记高建等人因对换届选举违规问题处置不力被问责。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纪委原常委、信访室主任李志成等人因对信访举报调查不力等问题被问责。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望疃镇党委原书记潘立新、纪委原书记代洪富因下属套取危房改造资金等系列案件被问责。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唐智奋,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占成因本单位发生违规选人用人问题被问责。

  湖北省档案局副局长李宗春因分管单位公款旅游问题被问责。

  海南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符国瑄,党组成员、副局长、纪检组组长唐海川因下属处室和单位设立“小金库”等问题被问责。(本文有删减,全文见 http://fanfu.people.com.cn/n1/2017/0718/c64371-29410776.html

 

中国网:司法惩腐节奏快警示了啥?

  《法制日报》记者今天梳理发现,上半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官方网站公布的职务犯罪信息多达160条,其中新增立案侦查省部级官员12人,提起公诉14人。在检察机关已起诉的原省部级官员案件中,已有35人获刑,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赵黎平为二审宣判。(7月17日 澎湃新闻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法机关重拳惩腐,已开启第5年征程。如今,2017年已经过去一半,半年中,一系列司法惩腐成果可圈可点,令人目不暇接。司法惩腐,是治理腐败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一系列的查处事实和铁证当前,那些违反了国法的官员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无论是财产罚没,还是限制自由,都是对人民群众的一种交待。

  半年时间,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官方网站公布的职务犯罪信息就多达160条,除此之外,有人被立案侦查,有人被提起公诉,有人已经获刑身陷囹圄……不管是哪个阶段都有条不紊,而且,如此高效率的司法处置也让人欣喜不已。每一个案件,无论牵涉有多广,司法人员都静下心来梳理证据,整合证据资源,力求在审判期限内能够如期给党和国家,还有人民群众一个交待。如此快节奏的司法程序,释放了哪些信号?

  一是体现中央反腐的决心。一旦发现贪腐事实,就毫不犹豫地采取措施,一举拿下,并且还要顺藤摸瓜处理“周边”的违法犯罪人。司法惩腐是中央反腐坚强的后盾,因为有了实质性的惩罚,增加违法违纪成本,反腐有手段、有力度,让部分“常在河边走”的领导干部能够自我警醒。

  二是体现司法惩腐的效率。强调效率,就是告诉人们,查处贪腐不是做做样子,不是有立案侦查,没有处理结果,有头无尾不是还有的作风。强调效率,就是让领导干部都能真实地感受到“身边人”被处理的全过程,严厉而且迅速,没有一丝可退的余地。

  三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笔者认为,司法惩腐节奏快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防止在办案过程中出现任何“插手”“误导”等现象,在能够确保正确性、真实性的前提下,尽快地用司法手段让贪官污吏被绳之以法,一切尘埃落定后,才能让惩腐始终在“公平正义”的框架内进行,反映出的也是社会最正面的东西。

 

反腐日志|驻统战部纪检组:问责52名领导干部 其中局级36人
  [媒体关注]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驻统战检察院
观点丨泰兴市检察官:室外空调安装员坠亡,谁之责?
自刑法修正案(六)将重大责任事故罪犯罪主体放宽到从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