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低收入高,家政为何仍难招?

02.02.2015  16:11

  中国江苏网2月2日讯 春节临近,不少家庭又面临家政服务员回家过年,自己忙不过来的情形。记者日前了解到,近年来市区各类家政服务员的收入相比往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节假日前夕找不到家政员的问题仍然未得到有效缓解。一位业内人士反映,事实上,只要具有小学文化,在培训课上记得下笔记,基本都可通过考试获得相关资质证书,而且收入也会随经验的积累逐步增长。那么,这一行为何仍缺乏吸引力呢?

   市场需求好,预约请提早

  位于正东路的一家家政服务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他们那里经验较丰富的家政服务员已被预订一空,最“抢手”的活已经排到了今年6月。“现在请家政员也要预约了?还得提这么前?”市民高军很惊讶。那位工作人员说,现在从事24小时带小孩子等工作的熟练工收入已达4000元左右,有经验的月嫂收入更是直追7000元。

  高军表示,现在很多小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请保姆确实要认真选一选。经验丰富的,收入高一些理所当然。“就是希望有经验的能多一点儿,不要搞得那么稀缺。”高军说。

  记者在另一家家政服务公司获悉,近几年在我市从业的家政服务员多数为本地人,其中又以家住辖市区的为主。外来务工的主要是淮安等地的人,占比并不算高。对于他们的管理采取的仍然是中介式,即从业者可以一个人在多家公司登记,哪边有需求且自己对条件也满意的就去干,但这就存在留不住人的老问题。如果雇主家里在节假日确实离不了人,只能通过加薪等协商方式把他们留下。

   培训热情高,应征人数少

  市妇联巾帼服务中心主任张瑞珍多年从事家政服务员的培训工作。她坦言,每次有培训时,报名人数都很多。但是证书一到手,相当一部分年纪较轻的人就去干别的了。据一些接受培训的姑娘说,实在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时,她才去应征当保姆。也就是说但凡有比这更体面的工作,是不会干家政服务员的。

  “我每次培训都跟她们说,现在世界上各国的家政服务员是个什么情况……就是想告诉她们,干家政工作并不‘低人一等’。但是有很多姑娘虽然改变了观念,还是因父母影响最后放弃了。她们都是形象好、学习也认真的。如果好好干,收入绝不会低。”张瑞珍说。

   择业观要变,保障要跟上

  “当保姆啊,不就是去伺候人吗?被人家呼来喝去的,说出去不好意思。”“家里花那么多钱供她读四年大学,出来去当保姆,那学费不是白花了吗?保姆没读书也能干啊。”采访中,仍有一些中老年市民持这样的观点,认为家里的孩子大学毕业,就不能干家政员这种“不读书也能干”的工作。

  家住石头巷的市民程女士说,不是瞧不起家政工作,自己当初生孩子没少得了她们照顾。但是让孩子去干这行,觉得没有什么前途,即便收入再高也是青春饭,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了还能干?“家政这行有多少上升空间呢?到最后忙得脚打后脑勺的还没个医保,我们做家长的是舍不得。”她告诉记者。

  市妇联巾帼服务中心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需要引导市民转变择业观念外,这个行业的确还有需要规范之处。一方面家政服务业并没有严格、细致的法规来规范,从业者的各项保险、福利都没有保障;另一方面,从业者只有在接到活时才有收入,但无工可做的时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底薪”等保障。

  业内人士呼吁,只有家政服务行业的立法规范跟上了,才能给市民特别是年轻求职者吃一颗“定心丸”,让这个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有章可循,相信会有更多父母放手让子女去从事这个行业。这样既可以缓解招人难,也有助于增加就业。 (记者 吴悠)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