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战略规划呼之欲出 万亿投资蓄势待入

18.09.2015  10:19

  长江经济带战略规划呼之欲出万亿投资蓄势待入

  本报见习记者陈家运报道

  近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发改委正在抓紧编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在当前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发展面临诸多矛盾的背景下,长江经济带作为覆盖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40%的区域,挖掘其巨大内需潜力,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显然有重要意义。

  据媒体报道称,9月16—17日,有数十家央企齐聚武汉,参加湖北——中央企业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座谈会,初步预计参会央企将在湖北省进行逾千亿元项目的投资,以支持长江经济带建设。

  有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央企进军长江经济带,只是开始,在国家的推动下,将有万亿资金待入。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助理研究员邹士年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战略不仅仅是为了拉动经济增长,因为这一区域覆盖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有利于实现我国区域经济之间协调发展,建设陆海双向对外开放新走廊,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也有利于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对十三五时期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而有区域专家表示,长江经济带相关规划和细则的制定,一直在稳步推进中。随着我国经济持续放缓,寄望于长江经济带的各项投资,成为带动区域经济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对于长江经济带优先迎来发展契机的城市和产业,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长江经济带城市划分主要是分城市圈,长江经济带上有五大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滇中和黔中,三大两小。里面最重要的可能是长江中游,成渝上中游的发展基础比较薄弱,规模比较小。长江中游以昆明和贵阳形成长江经济带上的两个城市圈,即滇中和黔中。三大两小是长江经济带的命中。然而这些城市会率先迎来发展契机。

  同时邹士年表示,因为规划是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因此,区域内长江沿岸的大中城市应该是优先迎来发展契机,首先应该是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产业最先迎来契机;其次,就是一些东部地区需要进行转移到产业;再次就是中部地区具有集群效应的一些产业,比如汽车产业。当然,随着东中西部的融合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也将在区域经济与人才合作中迎来发展机遇。政府主导推动下的投资主要是交通基础设施、水利设施、土壤治理、河道治理等方面。

  长江经济带在投资与发展过程中要避免什么?而重点又是要发展什么?

  邹士年给出建议,需要避免各个地区之间的重复投资和恶性竞争,应该打造整个区域的产业集群,而不是产业雷同,各地重点发展还是立足于自己的资源、人才和区位等优势去发展经济,而不是好高骛远,重点需要加强区域间协同发展的机制建设,尤其是人才、资金、信息和物流的畅通。

  “长江经济带要协同发展,避免一省两市以及省内的一些城市各自为政,投资项目避免重置化、低水平这是个老问题。”陈耀也指出,行业的发展要严格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提高投资效率。而长江经济带将成为产业的创新驱动,并带动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下游长三角地区率先要发展战略型新兴行业,包括汽车产业、水道交通等,为做大做强要走出去和要对接一带一路的要求以及走出国门打下较好的基础。

  原标题:长江经济带战略规划呼之欲出万亿投资蓄势待入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