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南京段江豚数量缓慢增长

21.09.2015  09:58

  给江豚留口粮田,长江三桥到大桥间的水域将禁渔

  

  晨报讯(记者陈彦)几个月前,南京下关金陵造船厂一处码头附近发现一头月余大小的江豚尸体,虽然死亡原因众说纷纭,但外部生存环境的改变导致江豚日渐濒危已是不争的事实。记者昨日从南京江豚保护代表会议上获悉,随着各类环保措施的执行到位以及长江渔业保护渐渐深入,长江南京段发现的包括江豚在内的各类濒危动物数量有缓慢增长的趋势,甚至一度久未露面的中华鲟也再度回归。

  长江江豚俗称江猪,在地球生活已有2500万年,被称为活化石。虽然目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在日常保护中,因为其群体数量越来越少,渔业部门已经按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标准在执行。家住长江边的居民大多有着这样的记忆:经常看到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头部钝圆、体态流畅、外表憨厚的江豚在江水中随波逐浪、随行船翻滚的场景。对于江豚的感情,靠打鱼为生的渔民可能更深,因为一旦江豚出现,就意味着长江江面将有恶劣气象状况发生,比天气预报都准。

  但就是这个被誉为水中精灵的可爱物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其种群呈现快速衰减状态。根据权威的调查数据显示,1991年,长江江豚数量在2700多头,2006年,国际联合考察组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发现,长江江豚已不足1800头。如今已经只剩下千头左右,且每年以5%—10%的速度下降。“说来很惭愧,我在渔业管理和渔政保护行业工作了近30年,可以说亲眼看着江豚由多变少,我不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包括江豚在内的长江稀有水产物种消失。”来自南京农委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的汤处长告诉记者,在他刚工作的年代,几乎每次巡逻艇走到如今的威尼斯水城一带,总会有一百多头江豚尾随而行。

  为了更好保护长江江豚和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去年10月份,江苏省、南京市发起设立了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西起江宁新生洲、东至南京长江大桥,规划面积87平方公里,长江三桥和长江大桥间为核心保护区。尤其是青奥期间,核心保护区一段时间内实施了禁渔措施。“目前来看效果非常好,长江南京段江豚已经开始出现缓慢增长迹象了。不仅如此,今年渔业部门甚至发现了久未露面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虽然很少,数量也只有6条,但积极意义是很明显的。”汤处长表示,江豚作为长江水产物种的顶层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联,它的衰减、增长状况可以全面反映出整个长江生态文化的兴衰程度。以前,江豚的胃口很刁,只吃江水内8—10厘米长的“黄餐条”,几十年下来,它们也在随着改变的环境进化,现在发现江豚的食物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即便如此,江豚适合的足量食物仍然很匮乏。”汤处长介绍,从多年来发现的死亡江豚解剖状况看,其体态的丰满度很差,很多时候在肠胃里都发现不了食物。青奥期间,核心保护区的精渔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据介绍,为了给长江南京段包括江豚在内的顶层物种留下最后一块口粮田,未来,核心保护区不仅会严控各类码头的新建,同时,该水域的禁渔也将常态化。“这也给目前沿岸的渔民生存带来了问题,所以需要政府多个部门和社会各界群策群力来解决。

原标题:

编辑: 项贤军、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