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又遇霾空气质量再居末位

25.10.2014  19:01

  中新社长春10月25日电(陈博宜)25日上午,吉林省长春市降下零星小雨,但这并没让这座城市持续多日的糟糕空气有所好转。据全国PM2.5监测网数据,当日12时,长春实时空气质量指数(AQI)已经爆表,在中国191座城市实时空气质量排名中,位居倒数第一位。

  地处中国东北的长春并未处于中国主要雾霾带上,但10月以来却屡中“霾伏”,近10天里当地气象部门已经发布过7次霾黄色预警。在最近两周内,长春已至少是第三次实时空气质量位列中国最差。

  “因为风速小,大气层结比较稳定,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的扩散。”吉林省气象台高级工程师王宁对雾霾频现作出解释。当天10时,吉林省气象台发布了空气污染气象条件橙色预警。

  造成当地空气糟糕的另一个原因是,当前正值秋收,吉林省农田大量焚烧秸秆导致污染物堆积,也影响了PM2.5浓度。进入10月以来,在高速公路两侧农田随处可见正在燃烧的秸杆,所产生的浓烟令高速公路能见度迅速降低。

  有关“净化城市天空”的话题,在当地民众和媒体之间热烈讨论着。记者注意到,官方也制定了与往年相比堪称严厉的措施。

  长春市政府发出《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的通告,要求农业、公安、环保等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查处。而吉林省从10月22日起,根据卫星遥感监测情况,每3天通报一次各地火点数据。环保部门还组织了3个督察组,对秸秆焚烧较集中的长春、松原、公主岭等地进行督察检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杨学祥结合数据分析认为,11月、12月是弱潮汐时期,冷空气活动相对较弱,不利于雾霾的扩散。因此,今年11月、12月和2015年1月雾霾有高发趋势。

  记者了解到,吉林省于近日召开了专门的会议,研究应对秋冬季的空气污染,其未来“清洁空气”的重点,指向了工业污染源、燃煤小锅炉、机动车污染等,而在当前被热议的焚烧秸秆,也将被重点治理。(完)

  原标题:长春又遇霾空气质量再居末位

  稿源:中新网

  作者: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